【行業】科技自信開啟知識產權的春天(25頁)

近年來中國開放的力度加大,其中知識產權成為開放的一個重要方向。隨著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雙創”加大核心科技自主創新、中美貿易爭端和科技領域禁令、粵港澳大灣區的設立等事件,客觀上要求我國快速提升知識產權保護進程。

近期更是頻見國家層面對知識產權的重視和表態。根據國家知識產權局消息,11 月 5 日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開幕式上,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并發表題為《開放合作 命運與共》的主旨演講,提出倡議共建開放創新的世界經濟,共同加強知識產權保護,而不是搞知識封鎖,制造甚至擴大科技鴻溝;還倡議繼續優化營商環境,完善知識產權保護法律體系,大力強化相關執法,增強知識產權民事和刑事司法保護力度。11 月 6 日在人民大會堂同法國總統馬克龍會談時,習近平同樣表示要加強中法雙方知識產權領域交流合作,支持盡快達成一份富有雄心、平衡的中歐投資協定。同日,打擊侵權假冒國際合作論壇在上海舉行,《中國知識產權保護與營商環境新進展報告》對外發布。11 月 8 日,經李克強總理簽批,國務院近日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利用外資工作的意見》,其中強調完善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機制。

國家之所以如此重視知識產權保護,與中美之間已經持續約兩年時間的貿易爭端也有密切關系。根據新華社報道,2017 年 8 月 14 日,特朗普授權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審查所謂的“中國不公平貿易行為”,尤其針對在技術轉讓等知識產權領域的做法,可能援引“301 條款”實施單邊制裁。在 20世紀 90 年代美國已經開始多次對中國發起知識產權方面的特殊 301 調查和談判。雙方于 1992、1995和 1996 年簽訂過知識產權方面的諒解備忘錄,中國承諾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并先后修訂了《專利法》、《商標法》,頒布《反不正當競爭法》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