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以來教育領域監管政策頻出,課外培訓領域監管持續升級。對于課外培訓領域的監管,核心在于減輕中小學生課外負擔以及提倡素質教育。(1)對于學科培訓領域,嚴禁校外培訓機構組織中小學生等級考試及競賽,嚴禁將培訓結果與中小學招生入學掛鉤,嚴禁做出與升學、考試相關的保證性承諾。(2)對于素質培訓領域,鼓勵發展以培養中小學生興趣愛好、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目標的培訓,重點規范學科知識培訓,堅決禁止應試、超標、超前培訓及與招生入學掛鉤的行為。消費者年齡結構的變化帶動教育消費觀念的更迭,以培養綜合素養為核心的大語文培訓發展空間廣闊。一方面,新的一批學生家長逐漸以 80、90 后為主,相較于 60、70 后的學生家長而言,他們消費觀念發生了諸多改變,對于孩子培養的關注點也從應試教育的“剛需”開始轉向更全面的素質培養,更加重視培養孩子的文化素養、綜合素養。另一方面,隨著中產階級規模的擴大,家長對教育投入的承受能力更高,對教育的投入意愿也更強,尤其重視對孩子素質教育培訓投入。消費能力和消費意愿提升有助于學科素質化屬性大語文培訓的發展。
根據極光大數據發布的《2018 年 K12 教育用戶群體研究報告》顯示,小學階段孩子最弱勢的科目是語文(44.53%),語文培訓班小學需求最大(44.19%)。教育消費升級帶動傳統應試教育逐步轉向素質教育,傳統應試教育下培養出來的學生過于強調分數,而素質教育更加注重全面發展。學科素質化要求學生不僅高分且高能。在基礎學科中,語文學科天然自帶素質教育屬性,大語文培訓更是將學科教育與素質教育結合,以培養兒童綜合素養為核心。同時,語文素養培訓相較于數學、英語而言,更需要長期積累。伴隨著新高考改革的不斷推進,各年齡段家長對語文教育更加重視,從低齡段啟蒙向高年齡段應試,全面增加對語文學習的需求。家長教育消費需求影響培訓市場產品供給,2018 年以來大語文賽道的火熱也印證了家長對于培養孩子綜合素養的切實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