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正畸、CBCT 及椅旁數字化景氣度高。從口腔醫療患者就診結構來看,牙齒種植患者占比40.02%,比例最高,其次是牙齒正畸及頜內正畸,占比 29.88%,兩者合計占比約 70%,發展勢頭迅猛。根據《全球視野下的中國口腔產業趨勢報告》,口腔上游細分領域中,種植體、隱形正畸、CBCT和椅旁數字化保持高景氣度,3 年增速均值分別為 23.17%、34.59%、20.36%和 22.34%。
種植牙是 20 世紀牙科領域最重大的成就之一。1952 年瑞典人 Branemark 教授發現鈦金屬能與骨組織緊密地結合在一起,他將這個現象稱之為“骨結合”,這是種植牙手術的理論基礎。1965 年Branemark 教授為瑞典哥德堡的 Gosta Larsson 先生實施了全球首例種植牙手術。1982 年多倫多牙科種植會議上,Branemark 教授報道了多年研究成果,從而奠定了現代口腔種植學的基礎。
種植牙是目前效果最好的缺牙修復方式。目前常用的缺牙修復方式主要有 3 種,分別是活動義齒、固定義齒和種植牙。活動義齒即通常所說的假牙,是利用放在剩余牙齒上的卡環及支托來穩定義齒,通過口內剩余牙齒及牙床來承擔咀嚼力。優點是價格便宜、制作簡單、磨除牙體組織少,缺點是異物感強、穩定性較差、咀嚼功能受限、存在口腔衛生問題等;固定義齒,即烤瓷牙,則是通過把缺失牙兩邊的健康牙磨小,變成“橋墩”,來架住缺失的牙齒。這種方式不需要頻繁摘下清洗,咀嚼功能較強,無明顯異物感。缺點是需要磨損天然牙齒,對剩余鄰牙要求高;種植牙與前兩種方式相比,不損傷正常牙齒,咀嚼功能類似天然牙,舒適美觀,使用周期長,是目前效果最好的缺牙修復方式。但種植手術相對復雜,種植牙費用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