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理性消費推高產業鏈加成,吸引入局者不斷。從全球范圍來看,我國奶粉價格處于較高水平,原因有三:1)較為稀缺的上游奶源。2)家長對孩子不吝投入,且消費者與使用者分離,消費缺乏理性。3)母嬰渠道分散,且占比高于全球水平,渠道在高端暨高毛利產品的推力上更大。銷售端持續的高端化與生產端的低壁壘,給予了行業相當充分的盈利空間和產業吸引力,入局者不斷。消費具有一次性特征,周期為三年,品牌恒定培養難度相當大,市場格局分散,不穩定性相對來說較強。
中國家長對孩子向來不吝投入,消費存在不理性因素。我國長期以來實行獨生子女的政策,廣大消費者對于孩子非常舍得投入,尤其是在營養和教育方面高度重視,對于嬰兒的重要營養來源之一奶粉的選購更是不敢馬虎,少什么都不能少了孩子的“奶粉錢”。奶粉選購關注點眾多,尤其是奶粉的品牌、安全、營養成分等方面。
“撇脂定價”推高價格,花樣營銷打造差異化。歷史上奶粉安全事件導致父母對于奶粉的安全問題存在隱憂,寧愿花高價購買“放心”奶粉。消費者“價高質優”的心理最終促成了奶粉市場“撇脂定價”。奶粉行業的營銷也花樣繁多,成就了產品的差異化,家長則“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對營養成分和配方的關注度越來越高,愿意為之高額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