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學科評估能力,清北并列第一。根據教育部第四次學科評估,評估結果按“分檔”方式呈現,具體方法是按“學科整體水平得分”的位次百分位,將前 70%的學科分 9 檔公布:前 2%(或前 2 名)為 A+,2%~5%為 A(不含 2%,下同),5%~10%為 A-,10%~20%為 B+,20%~30%為 B,30%~40%為 B-,40%~50%為 C+,50%~60%為 C,60%~70%為 C-。
位于 A+的學科是我國高校中的王牌學科,清北并列第一。此次學科評估中,共有 513 個高校和科研單位的 7449 個學科參評,全國高校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的學科有 94%申請參評。其中共有 81 所高校的 228 個學科獲評 A+(中國科學院大學作為科研單位參評),其中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作為我國的王牌大學繼續領跑,各有 21 個學科獲評 A+,并列居首,中國科學院大學和浙江大學各有 18 個和 11 個學科獲評 A+,分列三、四位,中國人民大學有 9 個學科獲 A+,列第五位。除此之外,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東南大學 6 所高校,各有 5 至 7 個學科獲評 A+。
北京無論數量規模還是質量結構,均位列主導地位。從各省份學科評估成績來看,北京處于遙遙領先的位臵,C-以上學科約占全國的 1/8,A 以上學科約占全國 1/4,A+學科約占全國1/2;上海市在 C-檔以上學科總數不如江蘇省,但在 A-檔以上的優質學科和 A+檔學科上具有一定優勢。在 C-檔以上學科總數上,排在第 4 到第 10 位的省份分別是湖北、陜西、山東、廣東、遼寧、浙江、湖南。在 A+檔和優質學科方面,湖北省和浙江省分別列在第 4 位和第 5位。表現較好的還有湖南、安徽、陜西、黑龍江、四川、山東、廣東等省。遼寧省 C-以上學科總數位居全國前列,但無 A+學科,A 和 A 學科也較少。重慶、河北也缺少 A 以上的高端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