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山都:由化工到轉基因,二度轉型成全球種業巨頭。孟山都公司(Monsanto Company)總部位于美國密蘇里州圣路易斯市,由企業家約翰·弗朗西斯·奎尼于1901 年創立,初創時主要生產用于食品業和制藥業的產品;于 1960 年成立農業部門,研發出“農達”(草甘膦)除草劑,成為農化產品供應商。直到 1969 年收購了 Farmers Hybrid 公司之后,孟山都才開始涉足種子行業。此后,孟山都不斷采取自主研發及激進并購的形式擴展種子業務。公司轉基因作物曾在 90 年代進入歐洲時受到廣泛抵制,并由此在全球范圍產生一系列連鎖反應,導致公司于 2000 年與法瑪西亞合并。2002 分拆出的新孟山都僅保留農業生物育種業務,直至 2018 年 6 月被拜爾以 630 億美元價格并購。
1901-1928:以糖精起家,圍繞煤焦油拓展自身業務。孟山都以生產、銷售糖精起家,糖精作為歷史上第一款人工甜味劑,最早由俄國化學家康斯坦丁·法利德別爾格于 1879 年通過煤焦油偶然制得并在 1884 年于德國申請專利。與蔗糖相比,糖精不僅生產成本低廉,且甜度是蔗糖的 500 倍,其發現者在申請專利的兩年后,即 1886 年,于德國馬格德堡建立了第一間糖精工廠開始商業化生產,因當時食品安全疏于監管且幾乎無審批要求,糖精一經產出便立刻進入并風靡歐美市場。
大勢所趨,研發驅動,轉型向農化發展。20 世紀六十年代開始,美國社會對保護環境的訴求和呼聲越來越大,政府也相繼頒布了各項法律禁止有毒有害物質的生產,1960 頒布的《聯邦有害物質法》標志著政府開始嚴肅對待環境問題。而 1962 年著名科普讀物《寂靜的春天》一經發表便大規模暢銷,隨之使得大眾將環保訴求推向頂峰;書中闡明自二戰大規模使用 DDT后所引發的一系列問題,例如 DDT 在環境中難以降解并會在動物體內蓄積破壞生態系統等,由此引發了社會各界對 DDT 產生強烈抵制思潮。受社會輿論壓力,美國政府在隨后也發布一系列針對孟山都產品的禁令,1970年美國農業部禁止2,4,5-T用于除大米外的其他食用作物,1972年美國國會禁止DDT在美國絕大多數地區使用。在政府和社會的雙層高壓下,孟山都開始重新審視發展戰略,謀求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