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金融監管進入后半程,業務制度框架逐步完善,行業回歸發展。2015 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當中首次提及創新金融監管,以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我國的金融監管不斷朝著更深層次推進,從為遏制亂象推出“阻擊”措施,到更多的針對亂象根源而建章立制,金融監管政策從單純監管,到推進改革,再到對改革的內容以及節奏進行調整。2015 年至 2018 年,經歷前期一系列的規范、整頓,金融監管從嚴以及監管常態化已經成為市場的共識。從成果上來看,隨著各項工作的推進,已暴露的部分風險有序處置,金融亂象得到有效遏制。當前金融監管對業務的邊際影響減弱,部分創新業務重新推出,金融監管進入邊際放松階段。
前 4 月市場交投活躍度快速提升,新投資者加快入場。股基日均成交金額快速提升,截至 4 月末單月日均成交金額為 8025 億元,同比增長 75.3%,較 2018 年底的 2662 億元提升 5000 多億元。共有 12 個交易日日均交易金額再次突破萬億元,創下了自 2015 年 11月以來新高。此外,代表杠桿資金的兩融余額穩步回升。4 月 30 日末滬深兩融余額 9599億元,較年初增加了 1090 億元,回升至 2018 年 6 月水平;且近三個月兩融單月凈買入額由負轉正。雖然當前日均成交金額及兩融余額距 2015 年市場高位時還有較大的差距,但整體已進入了上行空間,市場的風險偏好在逐步提升。此外,反映投資者熱情的新開戶數也呈現明顯的回升趨勢。3 月新增投資數量為 202.4 萬人,環比激增 103%。
自營大幅下滑拖累全年業績,報表口徑調整導致利息凈收入表現較優。從細分業務上來看,2018 各項業務全面下滑,僅資本中介業務實現同比增長。受指數走低影響,與市場行情密切相關的自營收益大幅減少,2018 年自營業務收入 645.79 億元,同比下滑 35%,成為拖累全年業績的主要因素。經紀業務收入 566.19 億元,同比下滑 20%。投行業務收入 294.06 億元,同比下滑 24%。資管業務收入 283.64 億元,同比下滑 4%。資本中介業務帶來的凈利息業務收入不降反升,收入 347.36 億元,同比上升 12%。主要原因系會計報表口徑調整,A+H 上市券商報表當中,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科目下的債券投資和其他債權投資,從投資收益項歸入至利息收入,造成了投資收益的下降及利息收入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