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氨綸行業專題報告(22頁)

氨綸性能特點及應用簡介。氨綸學名為聚氨基甲酸酯纖維,也叫聚氨酯彈性纖維,是以聚氨基甲酸酯為主要成分(由質量分數至少 85%的聚氨酯鏈段組成)的一種嵌段共聚物制成的纖維,國際統稱“斯潘得克斯”(Spandex),聚氨酯的英文簡稱為 PU。氨綸的性能優良,具有其他任何一種纖維都無法比擬的彈性,其斷裂伸長率大于 400%,通常在 500%-700%,最高可達 800%,形變 300%時的彈性回復率達 95%以上。由于彈性大、強度不足,氨綸不能單獨做成紡織品,需要與其它纖維一起制成包覆紗、包芯紗、合捻紗等形式,再在經編、緯編、機織等設備上進行加工織造。氨綸可用于一切為滿足舒適性要求可以拉伸的服裝,如專業運動服、游泳衣、防護服,一般使用含量為 5~25%,因此氨綸是紡織品中的“味精型”纖維。

氨綸纖維的生產方法。目前氨綸生產工藝路線有干法紡絲、濕法紡絲、化學反應紡絲、熔體紡絲四種。溶液干法紡絲是目前世界上應用最廣泛的氨綸紡絲方法,其工藝技術成熟,制成的纖維質量和性能都很優良,產量約占世界氨綸總產量的 80%。

氨綸產能持續增長,開工率維持高位。目前全球氨綸產能約 110 萬噸/年,集中在中國、韓國和美國,其中我國產能約 85 萬噸/年,目前是全球最大的氨綸生產和消費國。根據中國紡織信息中心的統計,在世界氨綸領域,2018 年產量 10 萬噸以上的企業分別為韓國曉星和華峰氨綸。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