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90年代日本展望中國家居白銀時代(28頁)

宏觀環境的同:90 年代日本與當下中國90 年代的日本與當前階段的中國在宏觀發展環境方面有相似之處:(1)經濟總量方面,日本 1990 年 GDP 增速 5.57%,整個 90 年代 GDP 增速中樞較 80 年代下移 2.74pct;1990 年日本基于購買力平價的人均 GDP 為 19229.67 國際元,保持平穩增長;日本非金融企業杠桿率達到頂峰,1990 年日本非金融企業部門杠桿率分別為 141.6%。當前階段的中國同樣面臨著 GDP 增速中樞下移,人均 GDP 保持平穩增長的宏觀環境,中國 2017 年 GDP 增速 6.90%,2010-2017年 GDP 增速中樞較 2000-2009 年增速中樞下移 2.4pct;中國非金融企業部門 2017 年杠桿率提升到 156.9%,也處在杠桿率較高水平。(2)居民消費方面,90 年代的日本與當下的中國同樣面臨著人均可支配收入與 CPI 增速放緩的局面。1990-1999 年日本人均可支配收入復合增速 1.6%,較 80 年代增速下降 3.2pct;日本整個 90 年代 CPI 增速中樞1.2%,較 80 年代的 2.5%降低 1.3pct。2000-2015 年中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復合增速 8.9%,較 2000-2009 年的10.6%下降 1.7pct;中國 2010 年 CPI 增速 3.3%,2017 年降至 1.6%。

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放緩:日本人均可支配收入在 2000 年之前保持逐年增長態勢,進入 90 年代增速開始放緩甚至出現負增長,其中 1990 年人均可支配收入 357 萬日元,整個 90 年代人均可支配收入中樞 403 萬日元,1990-1999年日本人均可支配收入復合增速 1.6%,較 80 年代增速下降 3.2pct。中國近年來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也呈現放緩趨勢,2000 年我國城鎮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 1.9 萬元,2015 年達到 3.2 萬元,2000-2015 年復合增速 8.9%,較2000-2009 年的 10.6%下降 1.7pct。

房地產:日本地產開工數自 90 年代初開始呈下滑趨勢,當下中國地產銷售增速放緩,但總量仍在增加。從新屋開工戶數與開工建筑面積數據來看,日本自 1996 年新屋開工戶數與開工建筑面積達到高點之后,開始呈現逐年下滑趨勢。銷售端來看,日本首都圈(以首都為中心的城市群,一般包括東京都、神奈川縣、千葉縣和埼玉縣)和近畿圈(在日本本州中西部,主要有京都府、大阪府、滋賀縣、兵庫縣、奈良縣等)新屋簽約數在 1990 年前后達到最低點,之后隨著房價下調,新屋簽約數出現回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