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邊緣計算相比,MEC 更強調在移動網絡中的應用,是主要應用于移動網絡的邊緣計算。歐洲電信標準協會(ETSI)于 2014 年對 MEC 概念進行了規范,根據 ETSI 的定義,MEC 是在離移動用戶端更近的位置,即在無線接入網中提供 IT 與云計算功能的服務。MEC的概念由諾基亞西門子通信公司攜手 IBM 提出,兩家公司于 2013 年推出 MEC 平臺,這一全新平臺能夠支持在移動基站內直接運行應用。
與邊緣計算相比,霧計算更強調在物聯網環境下的應用,是主要應用于物聯網領域的邊緣計算。根據 Open Fog 社區的定義,霧計算是一個系統級的水平架構,能在網絡的邊緣連續提供從云到終端設備的計算能力、存儲容量和網絡服務。霧計算的概念由思科公司于 2011 年提出,這一概念被思科描述為云計算的一種延伸。霧計算相當于在終端設備和云數據中心之間加入一個網絡邊緣層,將不需傳至云端的數據在這一層進行簡單處理和存儲。
傳統云計算模式在時延、帶寬、性能等方面存在明顯短板。云計算的特點在于集中管理、按需使用,這一方式在提高計算效率的同時,有效降低了使用者的建設和管理成本。但是,云計算模式將所有計算能力集中在一個核心節點,降低了自身的可移動性,無法識別地理位置和用戶信息,并且當數據處理量較大時,具有網絡擁塞、時間延遲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