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未來,全球及中國智能手機走向存量市場。智能手機過去經歷了一個滲透率以及出貨量快速提升的時代,多種紅利因素助力智能手機市場快速成長。以中國市場為例,2010-2013年擁有智能機替換功能機紅利、運營商補貼紅利與3G紅利,2014-2015年擁有互聯網紅利和4G紅利,2015-2016年則擁有三四線城市的消費升級紅利,從而中國市場智能手機出貨量呈現快速增長態勢。但近年來增長紅利邊際下滑,全球和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增長率開始顯著放緩,進入了存量時代。國際著名咨詢機構IDC也預計至2022年全球智能手機的復合增速僅為2.5%。
但從價格的維度看,從2015Q1開始國內手機市場經歷了ASP的不斷提升。海外龍頭品牌iPhone在2014年憑借大屏幕的iPhone 6而完成價位帶提升,國產智能手機產品也在2015Q1開始進入了品質提升期,產品外觀、功能的差異化成為了新的發展趨勢,推動國內智能手機市場價位帶持續提高。展望未來,隨著龍頭品牌蘋果在2017年憑借iPhone X開啟了新一輪的創新周期,同時考慮消費升級趨勢的延續與蘋果引領的創新應用的逐步滲透,預計智能手機的ASP將進一步提升。IDC預計全球智能手機銷售額2017-2022年的復合增速將達5.5%,也是主要得益于ASP的持續不斷提升。
同時從競爭格局來看,下游智能手機市場競爭加劇,促進品牌廠商致力推出差異化產品。智能手機全球市場Top 5廠商集中度在2018Q3達到了66.2%,中國市場更是提升到了87.7%,在競爭壓力加劇情況下,品牌廠商希望能夠推出差異化的競爭產品來增強消費者的黏性、加快消費者的換機周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