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垃圾焚燒行業深度專題(25頁)

焚燒規劃翻倍的背后是城鎮化提升、城市人口密度提高的需求釋放。中國城鎮化率由2010 年的 49.9%提升至 2017 年的 59.6%,同時城市人口密度由 2010 年 2209 人/平方公里提升至 2017 年的 2477 人/平方公里,城鎮化進程不減,同時人口更多地向城市聚集。這種人口密集型的發展方式推動了城市垃圾焚燒替代填埋處置的發展。

填埋與焚燒經濟性比較——填埋占地是城市不能承受之重。我們對典型垃圾填埋場及垃圾焚燒廠的經濟性進行分析,150(噸/天)的垃圾填埋場投資約 4319 萬元,占地 13.6萬平方米,投運年限 15 年,而 1000(噸/天)的垃圾焚燒廠投資約 45000 萬元,占地約8.2 萬平方米。運營年限垃圾填埋場只有 15 年,焚燒廠有 30 年。如果換算成相同產能(1000 噸/天),則填埋場需要 90 萬平方米的土地,焚燒僅需要 8 萬平方米,而總投資焚燒不超過填埋的 2 倍。在城市用地越來越緊張的背景下,垃圾焚燒的經濟性遠高于填埋。

十三五焚燒規劃相比十二五增長 150%。我國城市人口密集,垃圾填埋用地稀缺,焚燒處置城市生活垃圾更適宜。根據《“十三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到 2020 年,我國垃圾發電處理規模目標接近 60 萬噸/日。2015 年存量垃圾焚燒產能為23.5 萬噸/日,規劃產能提升 150%,十三五規劃焚燒產能復合增速 2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