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科創板專題-科技產業的春天(66頁)

我國信息技術產業正在從跟隨者成長為引領者。回顧我國信息技術發展歷程,20 世紀 90 年代以來,電子信息技術發展迅速,設備性能不斷提高,體積能耗不斷減小,價格不斷降低,對經濟活動和人類生活方式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在大型機、小型機、PC 時代,我國信息化產業一直處于跟隨地位。近年來我國高科技產業的迅猛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00 年至 2015 年期間,中國每年的科研支出均以 15%以上的速度增長,遠遠超越了美國 4%的增長速度。

通信構筑信息基礎設施,奠定科技產業發展基礎。1993 年,克林頓就任美國總統后不久,便開始推出“國家信息基礎設施”工程,該項目的主要內容之一包括投資 4000 億美元,用 20 年時間逐步將電信光纜鋪設到所有家庭用戶。美國本次戰略的實施擴大幅提升了美國通信網絡的覆蓋能力,并為谷歌、Facebook 等互聯網巨頭的誕生奠定了基礎。我們認為通信在整個科技產業中處于上游地位,高質量通信網絡的建設為下游電子、互聯網行業的發展壯大提供了土壤。

借勢 5G,我國通信行業迎來歷史發展機遇,產業升級成為必然趨勢。產業鏈的升級是由新技術、新模式從跟隨到引領、乃至主導,才能實現得。我國通信技術隨著 2G 空白、3G跟隨、4G 同步,5G 主導,下游人口紅利形成了全球最大通信市場,推動我國中游設備商份額不斷提升,從而推動我國上游器件廠商的全面升級。反之,器件廠商的壯大,有助于降低國產設備廠商的成本,進一步提升全球競爭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