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材料新機遇:城軌、海綿城市和地下管廊建設。1)地鐵建設主要為地下工程,其防水材料單耗較高。據防水材料公司經驗數據,地鐵站臺(每座)及地鐵隧道(每公里)使用防水材料貨值分別約 150/100 萬元。2)海綿城市的常見設計方案之一為綠色屋面改造,其樓頂植被和混凝土樓面間需鋪設防水保護層。住建部規定至 2030 年,80%以上城市建成區面積須達到海綿城市目標要求,孕育巨大防水需求空間。3)地下管廊使用壽命及安全性能受防水質量影響較大,據我們估算,每公里防水材料單耗高達約 3 萬平米。至 2030 年,管廊試點城市規劃建設里程超 3000 公里,中長期防水材料需求規模可觀。
工程管道大舞臺:海綿城市和“煤改氣”推進。1)海綿城市將雨水積蓄、凈化、利用、排水相結合,是城市雨洪管理的新模式。其建設廣泛應用給排水塑料管道(應用領域包括引導地表徑流、加速雨水下滲、雨水回收利用和雨污分流改造等),有望推動以 PVC 管、PE 管為代表的塑料給排水管需求高增長。2)“煤改氣”清潔供暖改造當前仍處于試點推廣階段,市場仍有較大空間,PE 管作為連接居民用氣終端的主要燃氣配氣管道類型,有望充分受益。
防水、工程管基建領域需求有望迎來新的高增長階段。1)地鐵建設:2018 年 8 月以來,累計審批地鐵總里程達 1,073 公里,已顯超 2017 年全年,提速跡象明顯;中金建筑組預測,2019-20 年地鐵投資增速將達 20%+,有望顯著提振城軌領域防水需求。2)海綿城市:根據住建部“十三五”規劃,2020 年 20%以上城市建成區需完成“海綿化”改造,未來1-2 年海綿城市相關的防水、給排水塑管需求空間可期。3)地下管廊:截至目前,管廊試點城市規劃的至 2020 年建設里程已超過 1800 公里,有望驅動規模可觀的防水材料需求;4)“煤改氣”仍在試點逐步推廣過程中,有望支撐 2-3 年內燃氣管道需求較高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