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商貿零售-差異化定位為生鮮品牌方向(33頁)

我國超市自有品牌發展空間大。我國超市自有品牌市場尚處于起步階段。據 IRI 數據顯示,2017 年英國、德國等歐洲國家自有品牌價格平均比品牌產品低 29%,美國自有品牌價格比品牌商品低 18.9%。據 Journal of Marketing 顯示,2008 年自有品牌毛利率高達33.8%,較普通零售商毛利率高出 9 個百分點。自有品牌在壓低終端零售價的同時獲得較高毛利率使得歐美等國家相繼大力發展自有品牌。2017 年美國超市銷售額為 3050 億美元,其中自有品牌銷售額達 549 億美元,同比增長 9.1%,自有品牌貢獻了 18%的超市銷售額,而我國超市自有品牌貢獻率尚不足 4%。此外,區別于發達國家平均 20%-45%的自有品牌市場占有率,我國自有品牌的平均市場占有率大約為 1-2%左右。

海外超市自有品牌發展較為成熟。海外超市可分為“硬折扣”、“軟折扣”類型。“硬折扣”指超市通過直接壓低終端價方式進行讓利,“軟折扣”指超市通過促銷、優惠券等方式進行讓利。自有品牌在兩種類型超市中都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硬折扣”超市中作用尤其突出。自有品牌能通過“提升每個自有產品的采銷規模→降低終端價格→進而擴大銷售規模→降低終端價格”模式獲得高毛利。

優秀的冷鏈運輸網絡為發展生鮮自有品牌前提。目前,沃爾瑪、樂購等外資超市自有品牌已覆蓋零食糖果等食品飲料領域,相較于通過并購或投資加強冷鏈運輸系統建設,部分外資超市更傾向于選擇投資發展成熟且易形成規模效應的非生鮮類食品,因此沃爾瑪、Aldi 等外資超市在我國尚未覆蓋自有生鮮品牌。永輝超市等超市則依托優秀的現代冷鏈運輸網絡積極推出生鮮自有品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