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海上風電 18 年底并網不足 4GW,發展潛力巨大。經過多年發展,我國風電已頗具規模。從安裝場景角度看,風電大體上可分為陸上風電和海上風電。據《中國能源報》(2017.4.10 第 18 版)引述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分析報告,2016 年全球海上風電累計裝機容量達到 14.384GW,自 2009 年的復合增長率為 30.6%。我國海岸線綿長,風能資源豐富,海上風電發展潛力巨大。據東方電纜《招股說明書》相關內容,我國海上可利用的風能儲量約為 7.5 億 kW(750GW)。然而,受制成本居高、工程難度大、配套產業鏈不夠完備等現實因素,我國海上風電發展現狀遠遜于陸上風電。
海上風電年利用小時數因地而異,風機選型亦有一定影響。年利用小時數的影響因素主要有:風電場自然屬性、風機間距、風機選型等。我國海岸線很長,海上風電場的利用小時數因地呈現一定的自然屬性差異。根據《風能》(2018 年第 6 期)中《我國海上風電區域開發方案淺析》(作者:張繼立、王益群、呂鵬遠,中國三峽新能源有限公司)一文,我國近海各典型海域的年等效利用小時數在 2,000~3,800 之間。
風機、塔筒與海纜的設備費占海上風電項目成本的 5~6 成。參考粵電力 A 與福能股份曾公告的海上風電項目投資案例,動態總投資額中,工程靜態投資(固定資產投資)一般占 96%左右,余下為建設期利息和少量流動資金。我們據此測算,前述 17~21 元/W 的海上風電項目單位容量投資額,對應的單位容量造價(固定資產投資)為 16.3~20.2 元/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