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教育深度研究-艱難的平衡(48頁)

在經費投入上具體表現為財政資金優先保障教育投入。2018 年 8 月 17 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調整優化結構提高教育經費使用效益的意見》,明確兩個“只增不減”在總量上確保教育產業投入,即“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減,確保按在校學生人數平均的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減”。2017 年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 3.42 萬億,同增 8.94%,占 GDP 的 4.14%,連續第五年超過 4%。

幼升小公民同招首次實施,迅速對市場產生條件作用。2018 年 1 月上海市教委召開教育改革通報會,首次提出義務教育階段公民同招(即公辦和民辦學校同天招生),2018 年 2 月在幼升小階段率先實施,效果顯著,2018 年 5 月初在總報名人數增加的情況下,民辦小學報名人數顯著下降 46%,錄取比翻倍。成都市 2018 年也實行了幼升小公民同招。

多元錄取、綜合評價的新高考改革便是改革創新的重要落腳點。2014 年 9 月 3 日國務院印發《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啟動高考改革,伴隨著 2017 年浙江、上海迎來首批新高考考生,北京、天津新高考工作正式啟動。新高考將“3+1”改為“3+3”的不分文理的選科方式,同時納入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多元錄取、綜合評價的新高考體系對學生全面發展的要求落到實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