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模式僅聚焦于為用戶提供即時通訊功能,不提供分享交流等平臺,以 WhatsApp為典型代表。“IM”服務模式的社交產品專注于契合用戶的 IM 需求。由于服務功能的單一性,為維持用戶粘性,這種服務模式對產品的 IM 功能在技術層面上及服務體驗上均有著較高要求,同時也要具備龐大的用戶基礎及關系鏈。
“IM+封閉式 SNS”模式既具備即時通訊功能又為用戶提供了面向現實朋友關系網的封閉型分享與互動平臺,以 Facebook+Messenger、微信+朋友圈、QQ+QQ 空間等為代表。由于 IM 需求的面向對象通常為封閉的朋友關系網絡,因此,IM 功能通常與封閉式 SNS相結合。這種服務模式組合因溝通對象為現實中的關系鏈好友從而具有較強的互動性,契合了社交用戶的 IM 需求及其在現實封閉關系鏈中的 SNS 需求。
“開放式SNS”為用戶提供了公開的面向全體網民的分享互動平臺,以Instagram、Twitter、微博、抖音、快手等為代表。“開放式 SNS”通常不為用戶提供即時通訊功能,而是聚焦于為用戶提供與開放關系鏈網絡的交流平臺,這種服務模式因不受封閉關系網壁壘的束縛從而具有較強的傳播性,信息可以在更大的范圍內傳播,契合了用戶在現實及陌生網絡關系鏈中的 SNS 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