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互聯網專題-謀局消費互聯網(43頁)

多因素推動移動互聯網進入深水區,互聯網龍頭業績股價承壓。截止 2018 年 11 月 28 日,納斯達克指數累計漲幅 18.9%,互聯網龍頭股價表現分化,其中互聯網滲透率仍有空間的流媒體巨頭Netflix 和電商巨頭 Amazon 分別增長 32.6%/33.0%,互聯網滲透率處于高位的搜索巨頭 Google和社交巨頭 Facebook 分別下跌 2.2%和 25.6%。一方面,互聯網巨頭股價壓力在于營收/用戶數增速放緩;另一方面,各國政府加強互聯網監管也造成一定影響。

全球互聯網監管趨嚴,進一步增加不確定性。今年以來全球互聯網監管趨嚴,年初 Facebook 涉嫌5000 萬用戶信息泄露,公司 CEO 被要求出席美國、歐洲聽證會,對相關問題進行解釋,未來互聯網行業數據監管可能趨嚴。Google 因將搜索引擎與 Chrome 捆綁在遭到歐盟反壟斷裁定,罰金預計 43 億歐元,此后 Google 宣布將歐洲手機將不再強制預裝 11 個 Google 應用,未來可能對Google 廣告收入造成一定影響。此外,英國秋季預算擬針對大型科技公司征收新的稅項,芝加哥將針對娛樂服務(包括線上娛樂)征收 9%的娛樂稅。可以看到,全球互聯網監管日趨嚴格,在流量紅利衰退、營收增速放緩的大情況下,數據、競爭以及稅負方面的監管都將對行業產生不利影響。

國內互聯網龍頭受到增長放緩和政策監管的雙重壓力,股價承壓。截止 2018 年 11 月 28 日,受宏觀經濟增速下行影響,美國納斯達克指數上升 18.9%,互聯網巨頭呈現不同程度下跌,騰訊/阿里/百度累計跌幅分別達 24.5%/13.2%/22.3%,京東/網易/微博分別下跌 50.6%/32.6%/45.2%。這主要由于兩個方面,其一,互聯網巨頭部分核心業務,如游戲、搜索等,進入成熟期增速放緩明顯,其中 17Q1 至 18Q3,騰訊/網易游戲業務增速從 38.2%/78.5%下降至-2.7%/27.6%,百度搜索廣告增長基本停滯;其二,用戶規模觸頂,電商、社交網絡用戶數處于高位,其中京東截止 18Q3 過去12 個月活躍用戶數 3.05 億,環比下滑 2.7%;微博月活用戶數高達 4.46 億,滲透率處于高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