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視頻服務有效時長占比增幅最大。根據艾瑞mUserTracker數據顯示,2018年4月各類別娛樂APP月度總有效時長達到738.6億小時,年復合增長率為30.6%,用戶娛樂時長投入增加。其中,視頻服務占比上升幅度最大,占比提升6.1%。游戲服務、綜合資訊、電子閱讀和音樂音頻時長占比也有不同程度的擴大,用戶娛樂方式更加多樣化。
直播行業月度設備數量有所增長,總體趨于穩定。根據艾瑞mUserTracker數據顯示,經過2017年上半年直播行業快速發展之后,2017年下半年和2018年直播行業用戶規模趨于穩定。其中,2018年2月設備數達到頂點,同比2017年2月增加12.9%。
移動直播用戶日均使用時間上升。根據mUserTracker數據顯示,2018年移動直播日均使用時間較2017年有所增加。2018年1月,移動直播日均使用時間達到頂點,同比2017年1月增加8.4%。艾瑞分析認為,隨著移動直播內容監管提升,憑借低級趣味博人眼球的直播平臺紛紛關停整改,各大直播平臺專心深耕內容,內容質量和用戶體驗明顯提升。同時,短視頻的興起分流了部分偏好碎片化內容的用戶,因此,當前精準沉淀下的用戶粘性提升。
內容供給、平臺運營、傳播擴散和服務支持模塊趨于成熟。直播平臺拓展優質內容,添加更多互動性玩法,滲入到更多用戶場景,并通過精準解讀用戶需求,推送適當的內容留住用戶。社交、內容、電商平臺幫助直播平臺實現了從前期的用戶引流,到內容分發和擴散,直至商品變現等一系列環節。內容監管的增強,廣告主要求的提高也推動直播平臺通過內容取勝,健康發展。直播相關的技術發展則提升了用戶體驗,為直播營銷提供更多可能性。
直播平臺扭轉“低俗”形象,以優質內容和創新玩法取勝。2016-2018年隨著網絡直播行業快速發展,內容監管力度持續提升,針對違法違規直播內容的關停整改成效顯著,粗糙模式的平臺被淘汰,行業內容規范基本形成,形成良性發展的態勢。經過洗牌后的各大直播平臺朝向正規化發展,擺脫過去大眾附加在直播行業之上“低俗”的標簽,以精良內容和創新玩法作為不斷打造的競爭優勢,有效提升了直播平臺和主播的形象,升級了用戶體驗,吸引了更多中高學歷的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