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同程藝龍-商旅出游巨頭,流量致勝(38頁)

戰略多次調整,最終確定兩大業務構架。同程網絡成立于 2004 年 3 月,以前被稱為“同程旅游”。在剛起步階段,同程以“網上名片”這個 B2B 平臺做到了國內名片銷售第一的水平。隨后,在 2009-2011 年間,同程先后切入到酒店、機票預訂業務中,并最終確定了“門票”作為主要發展業務。

歷史上獲得多方資本青睞,助力公司快速拓展。盡管在同程設立初期,資金對“線上”題材并不“感冒”,但 2014 年是同程融資進展的轉折之年。2014 年,同程獲得騰訊等機構 5 億元投資,首次實現融資過億規模。同年,同程與攜程達成戰略合作,不僅使得“雙程”門票之戰結束,同程還獲得攜程 2.2 億美元融資。到 2015年,同程一舉獲得萬達、騰訊產業共贏基金、中信資本等多家機構共計 60 億元投資,其中,萬達出資 35.8 億元。這也是當時國內 OTA 方面的單筆最大投資,也使得同程的發展之路更為順暢,進入后“桃花源”時代。開始線上+線上的融合,啟動區域落地戰略和“大數據+人”戰略,并完成了六大區域中心布局。同時,發展機票、酒店、游輪、出境游、國內中長途游等業務。2016 年,盡管市場迎來“資本寒冬”,但同程于 10 月再度獲得萬達集團、攜程、騰訊共計 10 億元戰略投資,將業務構架拆分,準備再戰 IPO。

藝龍是最早上市的在線旅游公司之一,于 2004 年登陸納斯達克。藝龍成立于 1999 年 5 月,在中國提供在線旅游服務。藝龍的控股公司——藝龍開曼于 2004 年 5 月注冊成立,并于同年 10 月在納斯達克上市,成為國內最早登陸資本市場的在線旅游公司之一。

回顧過往,同程與藝龍之間的合作已經有過先例。在 2014 年 4 月,面對攜程等大型 OTA 掀起的“價格戰”攻勢,在名為“藝起同行”的戰略發布會上,(當時仍被稱作)同程旅游宣布與藝龍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相互開放資源——藝龍將向同程提供中國大陸的前臺現付和團購酒店庫存,而同程則將向藝龍獨家提供景區門票庫存。但在僅僅兩周后,攜程以 2.2 億美元持有同程 30%股權,雙方于 5 月宣告合作破裂,并由同程向藝龍支付 3,000萬元的賠償金。

盡管合作終止,但同程藝龍仍擁有共同的股東騰訊、攜程。在一系列融資后,可以發現,在同程網絡與藝龍合并前,攜程成為藝龍的第一大股東(2015 年)、同程的第二大股東(2014 年);騰訊則是藝龍的第二大股東、同程的第三大股東。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