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戲行業歷史性的轉折——雅達利大崩潰。1983年數量前所未有的游戲工作室和開發商在這年涌入市場,隨之而來大量粗制濫造的劣質游戲,有限的市場份額讓他們不得不壓低游戲價格。一些優秀的游戲也因此失去了生存空間,這是一個劣幣驅除良幣的過程,大量的垃圾游戲最終讓玩家游戲失去了信心,當時能買到好游戲的幾率幾乎為零。當時雅達利的母公司華納用6個星期時間做出《ET外星人》這一史上最著名IP爛作。1982年的圣誕季,《ET外星人》賣出150W份,而雅達利準備了400萬份游戲。多出來的250萬份游戲卡帶,最終同其他一些賣不出的存貨一起被埋進了新墨西哥州的阿拉莫戈多垃圾鎮。《ET外星人》游戲版因其名不副實的游戲質量,摧毀了所有美國人對于游戲市場的信心,從而導致了全美電視游戲市場的崩潰。不到3年的時間,原本已達到32億美元的游戲市場縮水到1億美元左右,縮水幅度超過97%。
雅達利失敗的原因。有一個流傳很廣的說法,可口可樂的高管曾表示,即使把可口可樂全世界所有的工廠一夜間被燒毀,他也能在第二天重建一個可口可樂公司。我們姑且不討論這段話的真偽,但這個說法被廣泛流傳,正好說明了大家都認可了一點:可口可樂最核心的價值是其品牌,而非生產線、渠道或其他。核心價值就是一個企業的“印鈔機”,直接決定了企業的賺錢能力,是該企業競爭力的核心。
EA、動視暴雪和 Take-Two 等公司的相同點。EA、動視暴雪、Take-Two三家公司的成功都有其相同點,首先他們對于自己品牌的打造可謂不余遺力。在公司品牌口碑出現下滑的時候能及時采取有效措施挽回局面。比較典型的是EA在2006年對公司運營提出要求,每年至少做出幾款在玩家中口碑不錯的游戲,以及打造幾款新IP。Take-two也通過《GTA IV》挽回了“熱咖啡”事件造成的不良影響。游戲大廠對于自己旗下的知名游戲IP也是盡全力打造,除了游戲以外還推出漫畫、動畫、電影等其他娛樂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