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O2O行業研究-超級生活平臺美團(26頁)

作為“執牛耳”者,美團點評發展歷程就是一部中國 O2O 服務電商的發展史。2003 年,大眾點評成立,是全球最早的獨立第三方消費點評網站,早期通過“電子優惠券、關鍵詞推廣”等網絡廣告業務盈利,最早 O2O 雛形以分類信息網站出現。2010 年,美團網成立,是國內最早的團購網站,“千團大戰”唯三幸存者(點評、美團、糯米),以團購為代表的 O2O 呈現爆發式增長。2015年,美團網與大眾點評兩大生活服務綜合平臺合并,涉及團購、外賣、酒店預訂、旅行票務、打車、共享單車等生活服務全場景,O2O 正式步入寡頭時代。

美團點評估值位列國內獨角獸企業 TOP 5。根據科技部公布的《2017 年中國獨角獸企業發展報告》中,美團點評位列螞蟻金服(750 億美元)、滴滴出行(560 億美元)、小米(460 億美元)、阿里云(390 億美元)之后,排名第五。按照 IT 橘子披露 F 輪融資 40 億美元,股權占比 13.3%計。

騰訊為最大股東,創始人王興持近 50%表決權。公司采取 A/B 股形式(A 股投票權 10 票,B 股投票權 1 票),騰訊控股(0700,未評級)為第一大股東,持股 20.14%,美團創始人王興持股 11.4%,其中持有 A 類股 10.9%,具有近 50%的投票權。從 BAT 入局,到糯米、百度外賣慘淡退場,整個 O2O 服務電商領域由美團(騰訊系)與餓了么口碑(阿里系)把持。

O2O 服務包括團購、外賣、酒店旅游、出行等諸多領域,但我們發現整體的全場景化和相互聯系越來越緊密。以美團為例,2017 年底美團點評進行最新組織升級,聚集到店、到家、旅行和出行四大 LBS 場景:一是以原有到店餐飲、餐飲生態、到店綜合及智能支付為主的到店事業群;二是以外賣、配送、餐飲 B2B 及生鮮零售為主的大零售事業群;三是以酒店、票務為主的酒店旅游事業群;四是以專車、租車、貢享單車為主的出行事業群,并有廣告平臺、金融服務平臺、技術工程及基礎數據平臺、戰略與投資平臺、公司事務平臺、服務體驗平臺等六大中后臺支持平臺。阿里也于近期正式將口碑和餓了么業務整合,實現到店和外賣業務的對接。

作為 O2O 的“執牛耳”者,美團業務結構和增長亦可以看出行業邏輯。外賣業務推動 GMV 高速增長。交易金額上看,2017 年美團點評 GMV 達 3,570 億,變現率 9.5%(即收入/GMV),其中外賣業務 1,710 億(占比 47.9%,變現率 12.3%);到店、酒店及旅游 1,580 億(占比 44.3%,變現率 6.9%);新業務及其他 280 億(占比 7.8%,變現率 7.3%)。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