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業為技術資金密集、資源依賴度較高的重要產業。造紙行業作為我國基礎原材料工業,與經濟發展與社會生活息息相關,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之一,具有重要地位。根據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標準,造紙行業主要指造紙及紙制品制造業,包括紙漿制造業、造紙業、紙制品制造業三個環節;因此,造紙行業與部分基礎產業關聯度較高,如林業、農業、印刷業、包裝、機械制造、化工、環保等。總體而言,造紙行業具有技術資金密集、規模效益顯著、資源依賴及消耗高、行業集中度相對分散等特點。
紙的分類主要包括文化紙、包裝紙、生活用紙、特種紙等。按用途來分,紙主要可分為文化紙、包裝紙、生活用紙、特種紙等四大類,具體來看:1)文化紙:包括涂布印刷紙、未涂布印刷書寫紙、新聞紙等,其中涂布印刷紙主要以銅版紙為主;未涂布印刷書寫紙包括膠版紙、書寫紙、輕型紙、靜電復印紙等。2)包裝紙:包括箱板紙、瓦楞紙、白卡紙、白板紙等;3)生活用紙:包括衛生紙、面巾紙、手帕紙、餐巾紙、廚房紙巾、紙尿褲等。4)特種紙:按產量來看,主要包括特種包裝紙(食品、醫用包裝紙)、裝飾原紙、無碳復寫紙、熱敏紙等。
造紙行業環保政策持續加碼。2016 年來,我國連續發布了多項政策力促造紙行業可持續發展。我們梳理造紙行業環保相關政策主要集中在造紙污染防治、廢紙回收利用、廢紙進口限制等方面。
廢紙回收利用及廢紙進口限制方面:廢紙的回收利用可以加強資源的有效循環利用,推動資源再生以及促進節能減排。而廢紙進口的限制也是推動國內廢紙回收體系不斷完善,提升廢紙回收率的重要舉措。
環保稅起征和環保督查:2018 年1 月1 日起,《環境保護稅法》正式實施,以環保稅替代排污費。環保稅將原本的排污費標準(大氣污染物每污染當量1.2 元,水污染物每污染當量1.4 元)作為最低標準,地方政府可以在最低標準10 倍范圍內調節,大幅提高標準;同時由稅務部門負責征收,環保部門核定稅基。對于中小企業來說,排污費改為環保稅大大增加了中小企業的環保投入,進一步推動中小企業在環保方面的規范化,增加其成本壓力,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快了規范程度較低的中小企業的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