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媒體音樂快速增長,帶動數字音樂市場蓬勃發展。所謂流媒體是指采用流式傳輸的方式在Internet播放的媒體格式。商家通過一個視頻傳送服務器把節目當成數據包發出,傳送到網絡上,用戶通過解壓設備對這些數據進行解壓,節目就會以發送前形式顯示。網絡上傳輸音頻,主要有下載與流式傳輸兩種方案。相比于下載需要經過數分鐘完整下載歌曲,進而傾聽歌曲,流式傳輸并不下載整個文件,只將開始部分內容存入內存,只需要經過幾秒或十數秒的啟動延遲,就可以享受到美妙的音樂。
音樂版權保護,隨著中國數字音樂市場的成長得到加強。自2015年1月起,國家接連頒布了多項保護著作權的政策法規,對版權保護力度不斷加強,使得整個在線音樂市場越來越趨于規范,也加強了在線音樂競爭的壁壘。據比達咨詢數據顯示,中國數字音樂市場規模從2013年的74.1億元,一直增長到2017年的180億元,CAGR24.8%,預計市場將繼續保持25%左右的增速,有望在2020年達到350億元。2018年2月份騰訊和網易在版權局的建議下承諾相互授權,網易云音樂花巨資拿下臺灣華研國際的版權。2018年3月6日,阿里音樂和網易云音樂達成互相轉授權。
中國在線音樂市場持續增長,用戶體量進入存量博弈。根據QuestMobile數據,截止2018年3月,在線音樂應用行業月活用戶規模已經穩定在6.02億以上,而依據CNNIC的數據,截至2017年12月中國互聯網的普及率達到55.8%,在線音樂應用行業用戶的增長已經進入了一個瓶頸期。隨著用戶規模的增長速度放緩,在線音樂APP用戶逐漸向頭部應用集中,并且在經歷了一系列并購后這一趨勢更加明顯。2017年上半年,QQ、酷我、酷狗三家品牌音樂正式合并為騰訊音樂娛樂集團;阿里音樂收購線下演唱會票務平臺大麥網試圖打造“線上音樂 + 線下演唱會票務”的O2O模式;網易云音樂則宣布拆分為獨立公司,并完成了 A 輪融資。這一系列的并購融資行為,使得國內在線音樂市場寡頭化趨勢愈加明顯。
在線音樂APP行業用戶數據整體穩定,用戶使用次數和使用時長整體呈現穩定發展。從2017年1-7月的數據來看,除了2017年用戶受春節效應影響以外,使得當月使用時長有所下降,其他月份整體保持穩定,用戶平均使用60多次、每月使用220分鐘,接近四小時。
在線音樂頭部4家應用借助用戶規模的領先,其月度總使用次數和使用時長數據也有相當的優勢。從月人均單日使用次數、月人均單日使用時長構建的用戶粘性競爭格局來看,各平臺之間的差距減小。QQ音樂、網易云音樂在使用次數方面較優,蝦米音樂、酷狗音樂在使用時長方面表現較好,酷我音樂的這兩個指標都比較均衡,綜合來看,這幾家的用戶粘性比較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