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超級高鐵公司與中國企業簽署國內第一份超級高鐵研發及建設相關協議。據人民網7月19 日報道,貴州省銅仁市與美國超級高鐵公司HTT(Hyperloop TransportationTechnologies)在貴陽舉行“真空管道超級高鐵研發產業園項目”簽約儀式,這標志著超級高鐵項目有望在中國生根發芽。合作協議由銅仁市政府下屬國有企業銅仁交通旅游投資集團與美國超級高鐵公司簽訂。根據協議,銅仁市政府與HTT 公司將分別以1:1 的出資比例在銅仁市成立合資公司,共建“真空管道超級高鐵研發產業園”項目。項目啟動后,銅仁市將負責協助合資公司負責辦理認證、立項、規劃、審批、土地、施工和建立規范該新技術的規章和規定的手續。美國超級高鐵公司負責本項目順利實施所需的全套技術和研發工作,以及必備的關鍵設備、測試儀器、系統軟件和維護。
根據協議,該項目將分為兩個階段執行。項目建設第一階段:雙方將共同建設一條不超過10 公里的商業真空管道超級高鐵線路;第二階段:雙方利用第一階段成果,完成相關必要的規章和規定,在此基礎上延長該線路,使長度適用于商業運營。而在該項目上產生有關真空管道超級高鐵的設計、開發、建設、實施、運營、維護或其它開發或商業化過程中開發或創建的所有知識產權,歸合資公司所有。如項目進展順利,雙方將共同努力在銅仁建設一個配套產業園。為充分整合各方優勢,促進超級高鐵項目落地,銅仁市交旅投集團同國內高鐵建設的權威機構、世界500 強企業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中磁浮、中鐵五院組成聯合體公司,與美國超級高鐵公司共同投資修建超級高鐵試驗段、商業運營段及高鐵配套產業園項目。
世界各國科學家發展真空管道運輸的設想由來已久。早在1904 年美國學者羅伯特·戴維就已經提出“真空管道運輸”的設想。20 世紀80 年代,美國機械工程師達里爾·奧斯特開始思考“真空管道運輸”的可行性,并于1999 年為這一概念申請了專利。20 世紀末,時任中國科學院院長的路甬祥院士就提出了建設中國懸浮隧道阿基米德橋的構想。2004年西南交大沈志云院士在《關于真空管道超高速交通的思考》中提出設想,將我國真空管道超高速交通的發展戰略和技術方案發展戰略定位于每小時600~1000 公里超高速地面交通。2010 年奧斯特成立了致力于開發真空運輸項目的公司ET3。2013 年,現實版“鋼鐵俠”馬斯克豐富了“真空運輸”這一概念,提出了“超級高鐵”的理念,在SpaceX 網站上發布了題為《Hyperloop Alpha》的白皮書,并將超級高鐵稱作未來的“第五種交通出行方式”。
十余年來西南交通大學對真空管道交通系統進行了持續的研究。2016 年1 月,由西南交大超導與新能源研究開發中心趙勇教授率領的研發團隊對“第二代高速真空管道高溫超導側浮系統”的工程原型進行了第一階段測試,團隊不僅成功將管道真空的極限壓強降到了1335 帕(正常大氣壓力的1.3%),還測試出常壓下磁浮實驗車最高平均速度達到了每小時82.5km。截止到2016 年5 月,這一系統的實驗進展良好,常壓下最高平均時速已經提升到100km 左右,隨著真空技術的改進,速度將得到大幅提升,趙勇教授表示遠景設想中這樣的列車時速將達600~1000km,足以取代飛機。
“跨海旅游真空巴士”構想的技術研討曾引發了對“真空高鐵”的關注。2017 年4 月22日,跨海旅游真空巴士技術研討會正式在舟山來開帷幕。中國工程院院士顧國彪、中國科學院院士孫鈞、中國工程院院士樂嘉陵和眾多專家來到舟山普陀就建設世界首條海底真空懸浮隧道這一構想進行了技術研討。海底真空旅游飛行巴士,也即跨海懸浮隧道真空列車,采用水下橋隧技術,依靠浮力支撐隧道約90%重量,采用真空管道及磁懸浮列車技術,可減少管道內90%的空氣阻力,大幅提高列車運行速度,大幅減少空氣噪聲。理論上,真空管列車的運行速度可以達到2000km/h,但實際實現起來面臨著諸多目前難以逾越的困難。因此,會議期間專家提出可先期分別建設時速600 多公里超高速和時速80 公里的中高速列車,作為試驗線進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