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工業機器人減速機、伺服控制和控制器(42頁)

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的市場報告顯示,自2009 年以來,全球工業機器人年銷量逐年增長。2016 年全球工業機器人的銷量為29.4 萬臺,相對于2015 年增長了16%。高工數據顯示2017 年國內工業機器人銷量達到13.6 萬臺,增速達到60%,行業呈現加速增長態勢。根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此前預計,未來三年內全球工業機器人年銷量將保持近15%的增長速率,到2020 年將超過50 萬臺,新增總量達到近170 萬臺。

3C 行業的銷售量在近三年增長迅速,2014 年銷售占比僅為21%,2016 年銷售占比達到了31%,近兩年銷量的年均增速達到了41%。在包括中國、日本、韓國在內的眾多亞洲國家中,3C 行業預計將在2017 年超越汽車行業成為工業機器人市場最大的客戶來源。3C 市場工業機器人銷量激增的主要驅動因素在于對電子產品、自動化產品以及電池、顯示器的需求上升。

2016 年中國工業機器人銷量達到8.7 萬臺,同比增長24%,占到了全球銷量的30%,繼續保持著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市場的地位。相對于2015 年,2016 年中國市場工業機器人的銷量增長了27%,2017 年預計增長率為32%,銷量達到11.5萬臺。在未來三年內,中國市場的工業機器人銷量將實現飛躍式增長,年增長率將超過20%,2020 年預計年銷量將超過21 萬臺,占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40%的份額。

據IFR 預測,傳統制造業將從大批量、單一化生產向小批量、多元化生產轉型,生產設備安全性需求將進一步提高。同時,制造業還將面臨高級技工的嚴重短缺。國際機器人聯合會預測,制造業的升級改造帶來的高自動化投資回報率和人工成本的上漲,勞動套利的現象將會急劇減少。

我國制造業自動化程度尚處于較低水平,距制造業發達國家尚有較大的差距。2016 年,全球每萬名產業工人所擁有的工業機器人數量為74 臺,密度最大、自動化程度最高的國家分別為韓國、新加坡、德國與日本。中國大陸的機器人密度的發展是近年來是最迅速的,尤其是在2013-2016 年,機器人密度從每萬工人25 臺增長到了68 臺,已經超越了亞洲的平均水平每萬工人63 臺,但是依然沒有到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于自動化程度最高的韓國(631 臺)與新加坡(488 臺)、德國(309 臺)等國家還有非常大的距離,同時人均的工業機器人保有量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