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工業互聯臨近智能設備誰主沉浮(45頁)

中國機器人發展呈加速趨勢,超過300 億市場已經啟動。2003 年以來,我國工業機器人銷量增速始終快于全球,2016 年國內市場實現機器人銷量8.7萬臺,同比增長26.9%,快于全球增速15.9% 11 個百分點,占全球銷量的30%。據IFR(國際機器人聯合會)估計,2017 年實現銷量11.1 萬臺,增速27.59%,增速連續三年擴大。

兩次中興事件敲響警鐘,高端制造核心技術自主可控意義重大。美國商務部4 月16 日宣布,未來7 年將禁止美國公司向中興通訊銷售零部件、商品、軟件和技術。禁售理由是中興違反了美國限制向伊朗出售美國技術的制裁條款。早在2016 年3月,美國就以“中興與伊朗的不當貿易”為名,對其實施出口管制,任何企業向中興出售零部件或儀器前,必須申請出口許可;同年8 月再度延長中興臨時出口期限,11 月此禁令又被延至2017 年執行;2017 年3 月,中興認罰付8.92 億美元罰款并解雇時任三位高管,暫時平息風波。

自動化是互聯網的基礎,機器人成為終端數據重要入口。工業互聯網是一種物品、機器、計算機和人的互聯網,是鏈接工業全系統、全產業鏈、全價值鏈,支撐工業智能化發展的關鍵基礎設施。我國政府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密集出臺政策支持工業互聯網發展。工信部網站2 月24 日公布,工業互聯網專項工作組成立,工信部部長苗圩任組長,成員包括來自發改委、科技部、財政部、教育部等24 個部門領導,標志著工業互聯網正式進入大發展階段。

柔性制造呼喚人工智能,機器人是主要載體。人工智能是研究、開發用于模擬、延伸和擴展人的智能的理論、方法、技術及應用系統的一門技術科學。它可以模擬人的意識、思維,被稱為“二十一世紀三大尖端技術”(基因工程、納米科學、人工智能)之一。

中期:人口紅利漸趨消失、產業智能升級及下游經營改善是主要驅動力。長期來看,人口紅利消失用工成本上升、工程師紅利崛起及產業升級的內在需求是近年來我國機器人產業持續高速發展的三大原因。短期來看,制造業經營情況改善,企業自動化改造動力增強是近期機器人產業增長提速的主要原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