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報】中國智能手表專題研究(23頁)

目前市場上主要的可穿戴產品形態各異,主要包括:智能眼鏡、智能手表、智能腕帶、智能跑鞋、智能戒指、智能臂環、智能腰帶、智能頭盔、智能紐扣等。分析人士認為,醫療衛生、信息娛樂、運動健康是熱點;產品功能方面,互聯、人機接口、傳感將是該類產品必不可少的功能。

國內可穿戴設備產業鏈主要分布在華南。那里的制造業產業鏈比較完善,整條產業鏈從原材料、方案設計到制造加工都比較完整和成熟。這和山寨產業鏈集中于華南的背后邏輯類似。不過,華南的這些可穿戴設備創業者,從硬件開始創業的不少廠商缺少互聯網思維,不明白怎樣利用互聯網來進行增值開發,也不太明白構建設備背后數據挖掘的價值。

得益于市場上日漸增多的智能手表設備,以及Apple Watch的正式上市會極大的刺激整個智能手表市場規模的增加,2015年中國智能手表市場規模達到52億元人民幣。在2016年,隨著主要的智能手表系統平臺及大數據服務平臺搭建完畢,下游設備廠商洗牌,基于健康大數據的服務類產品逐步成熟,產品差異化加大。到2018年,智能手表市場規模預計增長到183.2億元人民幣。

1 2 3 4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