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木漿行業報告-自制漿線價值凸顯(25頁)

機械制漿法。機械制漿法是以機械磨解(機械離解)為主的分離纖維的方法,制漿得率最高,木材原料得率可達95%左右,其成本低,污染小,但強度和白度、穩定性較差,一般用于新聞紙和配抄印刷紙,主要分為磨石木漿法(SGW)和木片磨木漿法(RMP)。磨石磨木漿法是將一定長度的原木送入磨木機內,利用原木與高速旋轉的磨石之間的摩擦力,在磨石的擠壓、剪切和摩擦作用下,使原木離解成單根纖維,再用水把纖維從磨石表面沖刷下來,即成磨木漿。木片磨木漿法是指木片在兩個相對旋轉的磨盤間,利用磨盤與木片及木片之間的摩擦力,使木片先被破壞成火柴狀,這些火柴狀的小木條經過相互間的摩擦而離解成單根纖維制成的紙漿。

化學制漿法。化學法制漿是以化學藥劑蒸煮植物原料成漿的方法,制漿得率約為40%~50%(高得率化學漿也可達65%),其對纖維破壞小,適合制造高檔紙。一般分為備料(原木經過剝皮、削片、過木片篩清除雜質,最后進入木片倉備用)、蒸煮(通過化學反應保留纖維素用于造紙,去掉木素;分為堿法(石灰、燒堿、硫酸鹽法)、酸法(亞硫酸鹽法))、制成(通過洗滌清除廢液、篩選清除雜質、漂白提高白度、凈化提高純度、烘干除去水分,制成品)三步。

化學木漿是最主要的漿種,占紙漿總量75%。從木漿的結構看,化學木漿是最主要的漿鐘,2016 年化學木漿產量達到1.38 億噸,占紙漿總量的75.35%,較2015年同比增長2.25%;機械漿位居其次,2016 年產量為2489.6 萬噸,占紙漿總量的13.57%,同比下降1.54%;半化學漿產量為886.6 萬噸,占紙漿總量4.83%,同比增長1.41%;其他纖維漿產量1145.4 萬噸,占紙漿產量6.24%,同比下降7.16%。

原木、木片占到制漿成本的62%。根據金光紙業、海南金海漿紙等公司的生產實際,制漿主要成本為主料原木和木片,占總成本結構的62%左右;輔料硫酸、淀粉、硭硝、電、煤等占比為21%;其余為制造費用。

全球紙漿供需平衡,中國是最大紙漿消費國;美國、巴西是主要生產國。2016 年全球紙漿總生產量為1.81 億噸,較2015 年同比增加1%,增長絕對量約為200 萬噸;2016 年全球紙漿總消費量為1.81 億噸,較2015 年同比增加0.6%,供需保持平衡。全球紙漿最大的生產國依次為美國(產量4876.5萬噸,占比26.59%)、巴西(產量1877.3 萬噸,占比10.23%)、加拿大(產量1659 萬噸,占比9. 4%)。中國近幾年紙漿需求量穩定增長,2008-2012 年增長迅速,紙和紙板產量復合增長率達6.5%,2013 年之后紙和紙板產量增長比較穩定,2016 年,紙和紙板產量為1.09 億噸,同比增長1.4%,紙漿消費量的增長主要由中國拉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