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民辦國際學校-解碼三千億空白市場(51頁)

國際學校與普通學校最主要的區別在于教學內容:普通K12 學校的課程體系遵照國家大綱標準課程,升學目標是國內高校;國際學校的課程內容中采用英文教學的比例偏高,并且一般會在高中階段提供國際課程和國際學籍,升學目標是國外高校。其中,雙語學校是指同時向學生提供國家大綱標準課程的國際學校,就讀學生的升學路徑可以選擇出國留學或是參加國內高考。

國際學校的分類:民辦國際學校的招生范圍最自由。外籍人員子女學校是指專門招收在華外籍學生以及港澳臺地區學生的國際學校,例如上海美國外籍人員子女學校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教育委員會關于開辦外籍人員子女學校的暫行管理辦法》,此類學校應由在中國境內合法設立的外國機構、外資企業、國際組織的駐華機構和合法居留的外國人開辦,覆蓋從幼兒園至高中的K12 教育階段,招生方式為自主招生,采用外國教育模式并提供國際學籍。

國際學校的發展歷程:中產崛起+政策雙重利好,民辦國際學校成為新階段辦學主力。自1980 年我國第一所國際學校——北京順義國際學校——正式建校算起,國際學校行業至今已發展近四十年,根據市場主要參與者的變遷可對應地分為三個歷史發展時期。

國際課程:五類主流課程內容各異,收費標準較高。國際課程是指由國際教育組織或外國教育機構研發的、其教學內容被外國某些K12 階段學校采用、其教學成果被某些外國高校認可的課程體系。國際課程可以根據被認可的范圍進行分類,目前我國的主流國際課程主要有5 類:(1)被全球150 多個國家認可的IB 課程;(2)被多數英語國家認可的A-Level 課程;(3)被美國、加拿大等60 多個國家認可的AP 課程;(4)被加拿大、美國認可的加拿大課程;(5)被澳大利亞認可的澳洲課程。

全球廣泛認可的IB 課程。IB 課程是國際文憑組織(IBO)為全球學生開設的從幼兒園到大學預科的課程體系,課程覆蓋小學(PYP)、中學(MYP)、大學預科(DP)和職業相關證書課程(CP)。國際學校開設IB 課程必須得到國際文憑組織的授權,一個IB 項目的完整授權通常需要2-3 年的時間。IB 課程是在全球范圍內認可度最高的國際課程,美國、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等150 多個國家的高校都承認IB 文憑。此外,部分高校允許將IB 課程成績轉換為大學學分,例如哈佛、耶魯、普林斯頓等常青藤大學。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