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軍工行業-強軍與改革疊加,曙光初現(29頁)

我國國防投入保持平穩增長。我國國防預算2017年超過1萬億元,同比增長7.0%。近10年來,中國國防費占GDP的比重平均約為1.3%,低于世界軍費開支占全球GDP2.4%的平均水平,預計未來幾年中國軍費將與GDP增速同步保持平穩較快增長。隨著國民經濟發展與保障國防安全,以及武器裝備建設的力度不斷加大,將推動國防投入保持穩步增長態勢。

軍隊規模結構優化,海空軍裝備需求上升。2013 年11 月,《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就軍隊體制編制明確改革方向,要求“優化軍隊規模結構,調整改善軍兵種比例、官兵比例”,國防經費未來將進一步向海、空軍等重點軍兵種傾斜。2015年,中國國防白皮書《中國的軍事戰略》發布,提出海軍按照近海防御、遠海護衛的戰略要求,逐步實現近海防御型向近海防御與遠海護衛型結合轉變,中國海軍推進戰略轉型。空軍是中國的戰略軍種,空軍提出將按照空天一體、攻防兼備的戰略要求,加快實現由國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備型轉變,構建適應信息化作戰需要的空天防御力量體系。

軍改穩步推進,軍品市場需求有望逐步回升。2016年1月,中央軍委印發《中央軍委關于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意見》,是推進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提出的指導性意見。按照總體目標要求,2015年,重點組織實施領導管理體制、聯合作戰指揮體制改革;2016年,組織實施軍隊規模結構和作戰力量體系、院校、武警部隊改革,基本完成階段性改革任務;2017年至2020年,對相關領域改革作進一步調整、優化和完善,持續推進各領域改革。

美國等軍工強國處于全球領先地位,中國軍工企業加快追趕。美國擁有全球先進的軍事技術,軍工技術與產品處于全球領先地位。美國軍工行業形成了洛克希德馬丁、波音、諾思羅普格魯曼、雷神、通用動力、聯合技術等寡頭企業競爭的格局;在美國軍工產業快速發展的同時,其軍事技術也大量應用于民用領域。美國軍工企業借助資本市場,實現軍工資產的證券化,解決了制約軍工產業發展的資金瓶頸,并通過并購重組不斷進行資源整合,實現快速擴張。

軍貿出口快速增長,中國軍工集團競爭力逐步提升。在2011-2015年間,中國武器出口量復合增速達88%,成為世界第三大軍火出口國,并成為了近年來武器出口增長最快的國家。但從市場份額來看,中國與前兩名美國和俄羅斯的差距較大,中國的市場份額約為6%,美國與俄羅斯的市場份額合計為58%。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