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海外科技映射系列-IBM百年科技巨頭(21頁)

在眾多的科技公司中,IBM 的獨特性在于它的百年歷史。經歷了多輪的科技浪潮仍是是頂尖的IT 公司之一,通過不斷的革新自己來保持企業的生命力,這在科技企業中并不常見。IBM于1911 年成立,早期的產品只是鐘表、秤、穿孔卡制表機和乳酪切割器等。之后也曾經生產過M1 卡賓槍和勃朗寧自動步槍。通過對美國政府國防項目的承包,開始逐漸接觸計算機領域的研究和制造。在1964 年推出了史上最著名的大型機System/360,奠定了自己在大型機領域的領導地位。在1981 年,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個人電腦。IBM 也在不斷的剝離業務,最著名的當屬2005 年將個人PC 業務出售給中國聯想集團,在2014 年,又將x86 服務器業務賣給聯想集團,在同年,將芯片制造業務賣給GlobalFoundries。

在IBM 發展的過程中,出色的CEO 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郭士納(Lou Gerstner)是IBM 歷史上唯一一個從外部空降的CEO。在1992 年,IBM 虧損到達了50 億美元,在1993 年更是虧損了81 億美元,郭士納于1993 年接手IBM 后進行了大刀闊斧的裁員,停止不盈利的業務并開始力推服務業務。1994 年,公司盈利30 億美元后走向了現金流轉正的道路。1995 年,郭士納以35 億美元的惡意收購蓮花軟件公司,是1995 年以前最大規模的軟件購并案。從此,IBM 開始逐漸在軟件業務進行發力。

新一代領導人制定認知計算的戰略方針。新一代CEO 羅睿蘭(Ginni Rometty)制定了認知計算的戰略方針。Watson 成為了重要的一環,利潤率最高的軟件業務依然是IBM的重中之重,而差異化在IBM從只定位中間件平臺軟件,進入到中間件和應用軟件(行業解決方案)并重的時代。IBM 在軟件領域收購上的手筆不斷,未來仍將繼續加強軟件領域的并購。

公司目前正處于轉型期。IBM 公布的2017 財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第二季度營收為192.89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202.38 億美元下降5%,不計入匯率變動的影響為同比下降3%;凈利潤為23.31 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25.04 億美元下降7%;來自于持續運營業務的凈利潤為23.32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25.05 億美元下降7%。

在轉型的過程中,IBM 也通過外延并購達到加速轉型的目的。在2016 年1 月,公司收購了The Weather Company,這是一家天氣預報公司,IBM 此次收購旨在拓展其Watson 的物聯網業務。通過整合IBM 行業領先的大數據和分析能力,以及The Weather 的科學專業性和基于云計算的天氣數據發布系統,來給企業帶來實時的天氣分析信息,幫助它們更好地進行決策。例如,零售商可從IBM 提供的數據參考中調整貨物供應策略、保險公司能從中警覺投保人的天氣風險從而盡力避免不必要的賠償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