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零售布局明顯加速。2016年云棲大會,馬云首次提出“新零售”概念,隨即引發行業廣泛關注。阿里在零售方面的布局從2014年入股銀泰開始,2015年又與蘇寧牽手。在“新零售”戰略提出之后,阿里在零售方面布局明顯加速,典型事件包括戰略入股線下零售企業三江購物、聯華超市和新華都,發展新興業務如盒馬鮮生、零售通、淘咖啡無人便利店。新零售的核心將從銷售商品轉向服務消費者,采用互聯網、大數據、物流和支付等手段驅動線上線下融合,促進零售企業數字化轉型。下表是阿里新零售布局事件的具體梳理。
巨頭紛紛入局,新零售成行業熱潮。京東零售布局不甘落后。除阿里巴巴外,其他電商巨頭和實體巨頭也迎頭趕上,開啟新零售轉型之路。作為阿里的老牌競爭對手,京東這一年在零售方面也是動作頻頻。完成“第四次零售革命”相關理論體系建設,在線上線下融合方面的理念與阿里“新零售”異曲同工。在便利店改造方面提出百萬便利店計劃,將與阿里零售通正面交鋒,兩大巨頭都意識到600多萬夫妻老婆店的廣闊市場。無人零售兩個項目并行,已有產品落地。
線上流量紅利見底。伴隨著電商行業增速放緩,電商企業線上流量紅利逐步見底,純電商收入遇到一定天花板,線上獲客成本大幅增長。因此要開拓新的利潤增長點必須走入線下并實現線上、線下的全渠道融合。京東年報披露其16年底新獲客成本為119元,同比提升近50%,阿里的線上買家數量增速也明顯放緩,因此新流量的獲取渠道開始往線下轉移,經過新零售理念改造之后的線下渠道聚客能力不容小覷,線下零售的流量價值被重估。而對于傳統零售企業來說,首先融合新零售理念的新物種能顯著提升業績,根據公開資料,步步高鮮食演義開業三個月以來,帶動大賣場銷售提升30%,毛利提升3個點。另外可以借助數據化手段將原有POS機孤立的銷售數據升級為更豐富的用戶數據,基于這些數據進行更好的精準營銷、選品調整,使得線下零售從聚焦單筆交易到聚焦長期持有的一群用戶的變現和運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