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術拉開建筑信息化第二次革命序幕。建筑信息化第一次革命是CAD(Computer Aided Design,計算機輔助設計)繪圖軟件出現,結束了“手繪圖紙”時代,設計師開始甩掉圖板,通過繪圖軟件進行作圖設計。目前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技術出現,拉開建筑信息化第二次革命的序幕,建筑信息化從CAD 時代進入BIM 時代。并且BIM 技術不僅運用在設計環節,而且可貫穿建筑全生命周期,提高建筑領域不同環節的信息化程度。
BIM技術是建筑信息化發展到一定階段后的必然方向。CAD 時代中眾多專業軟件出現,幫助人們在不同細分領域提升工作效率,比如Autodesk CAD 軟件進行圖紙設計、MagiCAD 軟件進行機電設計、Tekla 軟件進行結構設計等。但不同軟件各自工作,隨著專業軟件種類越來越多,工作流線交錯越復雜,重復工作量也越大,不同模型之間經常出現錯漏碰缺,設計變更也難以避免。此時需要統一的協同平臺將各工作流線歸一管理,進一步提升整體效率。BIM 技術則能夠提供協同工作平臺,構建唯一的BIM 模型,不同軟件可通過BIM 實現協同工作,讓工作流線有序簡潔,綜合信息共享,實現所見即所得的效果。可以說BIM技術是建筑信息化發展到一定階段后的必然方向。
BIM技術并非簡單地從二維到三維轉變,而是理念和模式的轉變。CAD 時代的軟件通常可以單獨運作,而BIM 需要一組軟件才能整體解決問題,比如機電與建筑結構的碰撞測試除需要廣聯達BIM 審圖軟件外, 至少還需要MagiCAD、Tekla 的模型數據。CAD 僅僅是改變的生產工具,讓人們在圖板上作圖改為在計算機中作圖,僅僅將圖紙數字化,而BIM 則是將設計三維化、系統化,得到的不僅是圖紙,而是整個建筑信息模型(如果有需要,可通過具體工具生成局部區域的二維圖紙)。BIM 由于其系統性和全面性,往往需要不同崗位的人員進行協同配合,比如一個標準的BIM 模型至少需要建筑設計師、結構設計師、機電設計等多人協作,而CAD 則僅一個崗位人員就能完成對應圖紙設計。另外CAD 得到的結果通常是靜態的、平面的,而BIM 得到的結果通常是動態的,立體的。通過種種對比可知,CAD 時代往BIM 時代轉變并非是簡單的二維往三維轉變,而且在理念和模式上得到明顯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