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的互聯網化探索:傳統家電的互聯網化嘗試自網絡電視開始,而后家居硬件的互聯網化拓展至娛樂、安防、開關控制、照明、廚衛家電、醫療健康、室內環境等家居生活的各個方面。
智能家居平臺的配合建立:伴隨互聯網化家居產品數量的增多,對于便捷統一的控制面板的需求提升。在此背景下,2014 年蘋果推出HomeKit、三星推出智能家居平臺SmartThings Hub、京東搭建JD+平臺、海爾推出U+云平臺等,作為控制各種智能化的產品的入口,配合相應的手機APP,智能家居行業至此初步建立起了“硬件—平臺—APP”的互聯控制體系,概念落地提速。
基礎智能化較易實現。得益于智能插座、智能開關等智能小件的普及,沒有配備智能功能的傳統空調、冰箱、臺燈等家電也可實現聯網可控,潛在用戶通過“控制媒介(智能音箱或手機APP)+智能插座”即可迅速建立起基本的智能家居環境,有利于智能家居概念的快速普及和智能生活習慣的建立。
互聯互通問題解決了嗎?盡管通過合作,部分家電型號已經同時出現在多個平臺的搜索頁,但單個產品不能同時支持多個互聯網家居平臺。互聯互通僅僅跨越了一小步,平臺層面的互通仍亟待解決。
第三方智能化解決方案提供商為解決互聯互通問題提供新思路。如2014 年成立的涂鴉智能可以為客戶提供打包的標準化解決方案,包括智能模塊、IoT 云服務、APP 開發等。可通過Tuya Cloud Proxy 模塊提供協議轉換,全面支持Amazon Echo、Google Home、天貓精靈等主流智能終端控制,亦可快速接入阿里小智、京東微聯、微信硬件等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