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水質監測行業深度報告(32頁)

為什么推薦水質監測行業?“十二五”期間,受益于國家對大氣治理的重視,大氣監測上市公司收入、利潤端均實現高速增長。目前,大氣監測市場相對成熟,VOCs 監測、土壤監測尚未成氣候。“十三五”期間,“水十條”、“河長制”以及新修訂的《水污染防治法》等政策密集出臺,水污染治理成為“十三五”環保工作的重點,水質監測有望率先受益。

市場空間擴容。“臺州模式”的出現,使得行業誕生新的商業模式,實現從0到1的突破。而“河長制”為“臺州模式”提供了最好的政策環境。假設全國334個地級區劃中一半有治水需求,每個城市均按照臺州的標準來設置監測點位,全國將新增16700個監測點位,帶來167億投資需求以及16.7億/年運維空間。這將成為行業從1到100的發展,“河長制”下監測點位將越來越密集,市場空間極大擴容!?

推升競爭門檻,促進市場向龍頭集中。新模式考驗監測企業投融資能力、運維服務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將顯著提高競爭門檻。監測技術領先、資金實力強的水質監測公司有望受益訂單爆發,運維收入將持續增長,市場份額迅速提升,誕生行業龍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