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物聯網行業全景研究(64頁)

NB-IOT 成就萬物互聯,現在已在、未來已來。2017 年是NB-IOT(窄帶物聯網)商用元年。自2016 年6 月核心標準凍結以來,NB-IOT 窄帶物聯網發展明顯駛入快車道。運營商與設備制造商的強強聯手促使NB-IOT 產業鏈日漸完善,推動下游細分應用頻頻落地,尤其是華為已經具備了NB-IOT 芯片的量產能力,預測到年底將在全球范圍內支持30 張NB-IOT 商用網絡,加速促進NB-IOT 技術在智能表計、共享單車、智慧家庭、水污染監測以及車聯網等領域的規模化商用。隨著終端設備的快速的、大規模的聯網,物聯網 “更透徹的感知”和“更全面的互聯”已穩步實現,“更深入的智能”成為物聯網發展的重中之重。物聯網價值的實現逐漸從連接事物過渡到讓人和機器更加協調,推動人類和計算機的無縫互動,再到從海量數據中獲益,進而影響商業決策,打造萬物互聯的世界。

萬物互聯春風十里,下游應用百花齊放。根據IOT Analytics 在2016 年Q3 發布的企業級物聯網市場調查數據,工業物聯網項目占比22%,位列第一,智慧城市項目占比20%,智慧能源項目及車聯網項目,各占比13%,智慧農業、樓宇、醫療、零售、物流分別排在第6~10 位。分區域來看,44%的物聯網項目(智慧醫療和智慧零售)集中在美洲,其次是歐洲(智慧城市為主),占比34%,而亞太地區在智慧能源領域發展較為突出。工業物聯網:物聯網是工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條件,關注產業升級帶來的機會。智慧城市:NB-IOT推動智慧城市眾多應用快速落地,智慧能源、智慧交通等產品最為成熟。車聯網:LTE-V2V 協議落地,車聯網發展駛入快車道。智慧家庭:科技巨頭搶占智慧家庭平臺,關注“內容+產品+服務”垂直布局的企業。智能可穿戴設備:多數產品尚待優化,關注“智能化程度”+“用戶體驗”雙優領域。

全球物聯網:百億終端聯接、成就萬億市場。根據研究機構Machina Research 的數據顯示,2015 年全球物聯網連接數約為60 億個,預計2025 年這一數字將增長至270 億個。其中,2G/3G/4G 蜂窩和LPWAN 連接數將從2015 年的3%上升至2024 年的17%左右,LPWAN 連接數在2024 年將占全部物聯網連接數的11%左右。自2016 年起,LPWAN 連接數開始快速增長,預計在2019 年將超過傳統蜂窩連接,達到14 億連接的體量。華為在2016 年全球聯接指數報告中預測,到2025 年物聯網設備數量或將達到1000 億臺,新增傳感器部署速度或將達到每小時200 萬個,到2025 年,全球物聯網市場規模將達到2 萬億美元。而根據Gartner 預測,2020 年全球物聯網設備和服務支出將達到人民幣13.8 萬億元。

中國物聯網:萬億市場、政策支持、應用豐富、產業鏈完備。近年來,我國物聯網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果,產業規模從2009 年的1700億元發展到了2015 年的7500 億元,年復合增長率超過了25%,M2M(機器到機器)應用的終端數量超過了1 億。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預測,我國物聯網行業將保持年均增長30%的高速發展態勢,有望在2018 年就達到1.5 萬億的市場規模。IDC 在其發布的《中國制造業物聯網市場預測2016-2020》報告中指出,到2020 年中國制造業企業物聯網支出有望達到1275 億美金,其中軟件和服務合計市場占比或超過60%。物聯網的快速發展,得益于國內導向積極的國家和地方政策、完善的標準體系、先進的基礎設施、廣闊的市場需求。而以BAT 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以移動電信聯通為代表的電信運營商,以華為為代表的通信設備商都在積極布局物聯網行業,并已經初具成效,未來前景也更加廣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