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人民的名義》解析精品劇與版權(33頁)

《人名的名義》收視破5,火爆劇集不斷檔。繼網絡點擊量突破300億的火爆大劇《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之后,《人民的名義》憑借“好本子”+“老戲骨”持續醞釀口碑,豆瓣評分高達8.5分;收視一路飆升,連續多日登頂收視排名冠軍,4月9日收視破3,4月13日收視破4,4月17日收視更是達到驚人的5.288%,成為還珠格格以來收視最高的劇集,開年至今的兩部大劇彰顯了精品電視劇火爆的主旋律,二季度《思美人》、《歡樂頌2》等精品劇的播出有望接過這把大旗。

網臺界限模糊,新渠道拓展市場空間;“大制作”具備新內涵,市場仍期待優質內容。電視劇行業呈現幾大趨勢:1)網臺界限打通,網臺同播、先網后臺,甚至網劇反哺電視臺越來越普遍,雖然電視渠道受新媒體壓縮顯著,16年收視率破2的電視劇僅有1部,但規模將達609億的在線視頻市場拓展了劇集的發展空間,單劇網絡點擊量超300億;2)電視劇雖多不精,過審內容制作公司降至180余家,且其中88%的公司僅有一部劇,市場現象級作品缺乏,優質內容制作仍有空間;3)“強IP+大卡司”模式逐漸失效,“良心劇”受追捧,成本從片酬轉向制作,精品內容制作回歸本質。

視頻平臺吸引會員動力不減,電視臺購劇力度不斷加大,購劇投入尚未到達天花板。從購劇端看,加大購劇投入的動力尚未充分釋放,雖《如懿傳》這樣的大劇已可取得約15億的收入,但市場增長尚未到達天花板:1)視頻平臺已將購劇價格推高至1000萬/集,考慮到電視劇具備吸引會員的屬性,并有望實現多重變現,平臺具有持續長期投入的動力;2)電視劇占衛視38%的收視,根據一線衛視廣告收入的投入比測算,衛視購劇投入有望提高,總規模可超過100億,頭部劇集收入有望達5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