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工行業催化劑繁多,有效且重要催化劑需要甄別:一直以來,中國周邊的軍事安全態勢對A 股軍工板塊行情有著重要影響;單從催化劑角度,周邊軍事態勢的微妙變化有望快速催生出一輪軍工行情。我們認為,催化劑對于軍工行業而言是重要的,雖然難以捉摸但仍然值得研究。并且,由于牽涉到國家安全,軍工行業的催化劑范疇較廣,各種催化劑的效果和重要程度也不盡相同。基于以上的思路,我們“剝繭取蛹”著重研究影響未來潛在行情的關鍵因素,以備在合適時機切入軍工個股分享軍工行情。那么,什么才是關鍵因素呢?我們認為,必須滿足兩個條件:第一,長期來看,該因素將影響國內軍事力量變化,進一步影響對應的某一乃至多個的二級軍工行業基本面;第二,短期來看,該因素存在重復有效刺激的可能,二者缺一不可。為此,我們較為系統的梳理了中國周邊最重要的軍事力量存在——美軍第七艦隊,它符合上述兩點要求的同時,也被市場所忽視。
川普上臺大力發展海軍,海軍軍種軍備競賽在所難免:川普競選期間主張美國不再繼續充當世界警察,對此市場普遍的解讀為,美軍在全球特別是亞太軍事的收縮,目前這種觀點已經擁有廣泛的市場一致預期。但是,我們可以看到和市場預期偏差的是,川普提出了將美國海軍軍艦數量由現有的270 艘提升到350 艘的海軍戰略規劃,短期目標是2020 年擁有308 艘軍艦的能力,未來4 年戰艦數量合計增長14%,亞太作為世界經濟增長新引擎,域內軍事力量部署的首選是大概率事件,水域內各國特別是傳統大國軍事安全壓力加大,海軍軍備競賽在所難免。
中國海軍突破技術與經濟瓶頸,正致力建設現代化遠洋海軍:中國海軍發展長期以來受制于技術經濟瓶頸,更嚴重的問題在于既往的軍事戰略,有著“瓶蓋效應”特點;長期以來中國“大陸軍主義”扮演著各軍種發展的瓶蓋屬性,海軍和空軍獨立發展相對較弱,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紛繁復雜暫不贅述。目前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經濟瓶頸不復存在,在經歷了本輪軍改后,海軍軍種發展的“瓶蓋”也被打開。根據中國新的海軍發展戰略,對中國海軍最新的戰略要求為:“近海防御、遠海護衛”,要“逐步實現近海防御型向近海防御與遠海護衛型結合轉變”。這意味著中國海軍的使命任務已經發生巨大的轉變。在技術瓶頸方面,052D 驅逐艦在經歷前期小批量生產后,技術路線發展成熟,軍艦發展有典型的大噸位化趨勢,“驅逐艦”噸位“巡洋艦”化,未來“萬噸大驅”超預期發展可以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