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報】健身行業專題-需求方興未艾(37頁)

居民健身消費意愿的日益高漲加上居民收入的持續提高共同推動了我國健身行業蓬勃發展。城市快節奏生活下,商業健身憑借其隨到隨練的靈活特征突破了都市人有限閑暇時間的限制,且可以同時滿足人們對于“健康+美體+社交互動”等多重需求,從而受到不同年齡及消費能力人群的共同青睞。另一方面,隨著我國居民收入不斷提高,經濟承受能力逐漸上升,健身消費成為越來越多居民可以負擔的休閑方式,推動了健身行業的迅速發展,2014年我國健身行業產值已達到1272億元。11

我國商業健身行業發展現狀:傳統市場分散中尋求突破,互聯網+帶來新變化。(1)會員滲透率低,北美健身房會員滲透率達15.8%,我國僅0.5%,滲透率差距主要來源于健身觀念、健身消費成本以及供給豐富程度不同;(2)商業健身房市場分散:低競爭壁壘+高同質化服務導致我國商業健身房市場分散,CR10僅16.4%,目前缺乏真正全國性龍頭企業;但模式出現一定分化,少數小型工作室出現開始依靠差異化服務搶占垂直細分市場;(3)互聯網+健身模式未來前景可期:互聯網主要在引流及提升產業資源利用效率、豐富健身產業內容以及開發增值服務等方面與傳統線下形成互補,共同推動行業更快更好發展。12

我國健身行業龍頭公司一覽:(1)威爾士健身:我國知名的商業健身房品牌,年卡+私教盈利模式頗具代表性;(2)一兆韋德:會員管理模式先進,積極拓展企業客戶創收(3)中航時尚:扎根深圳的健康+美體一站式服務中心(4)浩沙集團:健身周邊產品與健身服務品牌相輔相成。13

北美健身房龍頭企業發展借鑒:一站式VS平價,差異化是王道,產業有蘊育巨頭能力。(1)北美最有代表性的健身行業上市公司分別為以一站式高品質運動健康服務為特色的Life Time Fitness以及以超低會費為特色的Planet Fitness,分別通過深挖客單消費和快速的外延擴張,在北美健身行業增速趨緩的大背景下兩者都成功實現了快速增長。(2)啟示:對行業而言,未來從產品和服務開發、選址、營銷和推廣、線上線下的互動互補、變現的多樣性等方面都要建立差異化的商業模式。對企業而言,重在聚焦目標人群深度開發更多的增值服務、探索更多的變現可能。(3)健身行業有誕生巨頭的土壤(Life Time Fitness私有化估值超過40億美元,14年收入接近13億美元)。14 15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