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報】國內輔助生殖行業專題報告(34頁)

1.我國不孕不育夫婦持續增加,輔助生殖市場前景廣闊。中國的不孕不育率從20 年前的2.5%—3%攀升到12.5%—15%。我國每年出生的新生兒數量約為1600 萬,按12.5%-15%的不孕不育率計算,理論上每年有200-240 萬新生兒因為不孕不育無法出生。假設這部分嬰兒父母在中有65%愿意采用輔助生殖技術妊娠,則每年進行輔助生殖手術的夫婦為130-156 萬對;國內輔助生殖技術單次成功率約為30%,假設每對夫婦平均進行2.5 次輔助生殖手術;輔助生殖手術每次2-4 萬元不等,則輔助生殖市場的潛在規模約為1072 億元。再加上二胎政策的開放帶來20%地市場擴容,則輔助生殖的潛在市場約為1280 億元。

2.國內輔助生殖市場嚴重供不應求,牌照稀缺,審批難度大。全國經批準開展人類輔助生殖技術和設置人類精子庫的醫療機構共有432 所,每年完成70 萬例。我國現有的輔助生殖技術和機構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但由于倫理和技術等問題審批發放新的輔助生殖牌照難度較大,輔助生殖市場仍然有很大的進入空間。

3.胚胎植入前遺傳學檢查或將成為輔助生殖最有發展前景的領域。我們認為提高胚胎選擇及植入率是提高不孕不育治療效率的關鍵。使用激素療法來誘導排卵以及其他用于生產胚胎的技術包括IVF、ICSI、IMSI 及捐贈卵子等方法改善的空間有限,而胚胎發展實時檢測技術—胚胎植入前遺傳學篩查/診斷技術(PGS/PGD)將成為輔助生殖技術最有發展前景的領域。

6 7 8 9 1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