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報】網絡流量爆發式增長,物聯網時代來臨(58頁)

1、2016 年Q1 回顧
2016 年一季度通信行業整體營收1344.18 億元,同比增長7.02%;凈利潤42.64 億元,同比增長11.98%;2016~2017 年行業整體估值分別為37 倍,28 倍。 板塊凈利潤增速前三位分別是:流量經營、光通信和云計算大數據板塊,增速分別為:230.74%,105.96%和73.57%。年初至今(2016-7-6),上證指數下跌15.2%,通信板塊下跌16.3%,在TMT 四個細分板塊中表現弱于電子板塊(-10.42%),強于傳媒(-29.91%)和計算機(-26.13%)。(中信行業分類)

2、移動視頻是4G 時代的“殺手級”應用
4G 時代,“管”速率提升十倍以上,打破視頻傳輸瓶頸,移動終端大屏化、高清化,提升觀看體驗,移動視頻應用崛起。2015年Q1 移動視頻用戶由4.78 億人迅速增至2016 年Q1 的6.63 億人,手機取代PC 成為收看網絡視頻的第一終端,綜合在線視頻APP 躍升APP 排行榜TOP10,短視頻方興未艾,移動直播爆發,如火如荼。視頻不僅是一種娛樂方式,而成為社交基本內容媒介。預計2016 年底,4G 用戶有望突破7 億,滲透率將達54%。4G 用戶DOU 是3G 用戶的2-3 倍,2G 用戶的30 倍,我國流量消費處于較低水平,2G、3G 用戶加速向4G 遷移,推升DOU。政策力促提速降費,預計2020 年流量資費下降到目前的1/2 到1/4 之間,這將進一步有助于用戶上網習慣的培養。

3、5G 時代:VR/物聯網是核心應用
5G 的關鍵能力應具備:1)性能需求,0.1~1Gbps 的用戶體驗速率,數十Gbps 的峰值速率,每平方公里一百萬的連接數密度,毫秒級的端到端時延,每平方公里數十Tbps 的流量密度,每小時500Km 以上的移動性;2)效能需求,相比4G,頻譜效率提升5~15 倍,能效和成本效率提升百倍以上。其中,用戶體驗速率、連接數密度和時延為5G 最基本的三個性能指標。5G 主要優勢有:連續廣域覆蓋、熱點高容量、低功耗大連接和低時延高可靠。連續廣域覆蓋和熱點高容量主要滿足移動互聯網業務需求,超高清視頻、VR 是核心應用。低功耗大連接和低時延高可靠主要面向物聯網,低功耗大連接面向小數據包、低功耗、海量連接場景,低時延高可靠面向車聯網、工業控制等垂直行業。預計,2020 年5G 將步入商用部署階段。近日,NB-IoT協議凍結,為5G 發展的預熱階段。

4、2016 下半年最為看好的幾大細分行業
我們認為,我國移動用戶由2G、3G 遷移轉向4G 后,流量消費將增加數倍,我國4G 滲透率為41.25%,還比較低,未來幾年2G、3G 用戶加速向4G 遷移,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消費增長仍將維持在快車道,整體提升空間還很大(5 年13 倍,每年復合增長67%)。

1 2 3 4 5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