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與汽車工業的發展給我國居民出行結構帶來了巨大的改變,網約車的出現雖豐富了用戶的出行選擇,但仍未解決用戶“最后一公里”的出行痛點。針對此痛點,政府公共自行車運營時間已久,然而一直在取還車便捷度方面存在弊點。摩拜單車、ofo共享單車等共享單車平臺以無樁自行車切入市場空白點,解決用戶痛點,受到用戶青睞。其中,摩拜單車和ofo共享單車分別以城市及校園作為切入點,成為市場主要參與者。報告將通過行業發展歷程、不同共享單車企業車輛模式及運營模式、用戶需求等多方面分析市場現狀、企業競爭力,探索未來發展可能性及挑戰。
共享單車行業概念定義解決居民“最后一公里”出行問題,引領綠色環保新經濟。共享單車,指在城市、校園等場所提供的自行車共享服務,目前國內首創的智能共享單車模式指通過App尋找車輛,利用掃碼等智能方式一鍵解鎖自行車,通過后臺遠程實時監控車輛健康和運營狀態的單車智能出行新形式;80年代,中國被譽為“自行車王國”,首都北京的自行車數量超過千萬輛,出行比重高達63%,隨著城市生活半徑越來越大,北京等內地各大城市的自行車出行比重快速下降。目前,國內一線城市自行車平均出行比重低于20%。共享單車的出現使得自行車重新成為城市居民重要的出行方式之一。
物物相連的互聯網:在互聯網基礎上的延伸和擴展,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通過智能感知、識別技術等通信感知技術,應用于網絡的融合中,以用戶體驗為核心的創新2.0是物聯網發展的靈魂共享經濟指將現有資源共享給他人,以提高資源利用率,簡而言之,共享經濟的理念是“共享而不占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