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貨】快遞業的“資本江湖”- 順豐、韻達、圓通、申通

中國快遞行業已經進入全方位擁抱資本的階段,資本市場的運作已經被視為維持地位或者彎道超車的必備條件,而資本的推波助瀾也加劇了行業內的明爭暗戰。除了在A股借殼上市的4家快遞企業之外,中通、百世、德邦、全峰、天天等都在謀劃上市。

快遞業的“資本江湖”:揭秘順豐、韻達、圓通、申通借殼上市路徑 狂歡背后刀光劍影

7月1日,一則“韻達快遞作價180億借殼上市”的消息,再次將2016年快遞企業上市潮推上輿論風口。最近兩年,快遞市場的慘烈競爭已上升至“你死我活”的程度,混亂無序的“價格戰”更是刀光劍影。進入2016年,快遞業的資本競速趨勢明顯,排名前十的快遞公司都將上市日程提前,本文試著解析借殼上市的四大快遞企業,探求上市背后動因。

NO.1 順豐作價433億人民幣,借殼鼎泰新材【掌門人:王衛】

快遞業的“資本江湖”:揭秘順豐、韻達、圓通、申通借殼上市路徑 狂歡背后刀光劍影

【融資信息】2013年8月19日,順豐獲得中信資本、元禾控股、招商局集團、古玉資本等80億人民幣的A輪融資,占股不到25%,估值超320億人民幣。

【借殼原因】2月還在考慮IPO,5月就轉變為借殼,無奈背后是順豐對上市的渴望和迫切。順豐寧可估值低一點,也要以最快速度打開融資通道,力圖通過資本市場的融資平臺,發展多元化業務,建立競爭的新壁壘。

原本順豐依靠中高端的定位避免了價格戰,均衡的產品線避開了唯電商馬首是瞻,建立了行業內的競爭壁壘;然快遞行業經過十年間的快速增長,黃金期正在逝去,增長放緩已不可避免。收入增加但成本居高不下,利潤率開始下降,再加之順豐遭遇跨界困境,嘿客巨虧10億,急需通過借殼上市,對內產生新的凝聚力,對外則產生新的壁壘。

【借殼方式】2016年5月31日,鼎泰新材發布公告公告表示,公司擬置出全部資產及負債(作價8億元),與擬置入資產順豐控股100%股權(作價433億元)中等值部分進行置換,差額部分由公司以10.76元/股發行約39.50億股支付;同時公司擬以不低于11.03元/股非公開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不超過80億元。

【借殼結果】交易完成后,公司控股股東將變更為明德控股,實際控制人將變更為王衛。本次交易中,順豐估值與鼎泰新材資產總額的比例就近5000%,超過100%,按照《重組管理辦法》第十三條的規定,此次交易構成借殼上市。

【借殼承諾】本次重大資產重組實施完畢后,順豐控股在2016年度、2017年度、2018年度承諾的合并報表范圍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凈利潤分別不低于21.8億元、28億元、34.8億元。

【借殼效應】受順豐擬借殼上市影響,鼎泰新材自5月31日復牌后共收出14個漲停,累計漲幅接近250%。

NO.2 韻達作價180億人民幣,借殼新海股份【掌門人:聶騰云

快遞業的“資本江湖”:揭秘順豐、韻達、圓通、申通借殼上市路徑 狂歡背后刀光劍影

【融資消息】2011年4月28日,韻達獲得君聯資本、復星資本1億人民幣的A輪融資,估值近20億人民幣。2016年2月28日,韻達獲得復星資本、中國平安、招商銀行、東方富海、云暉投資等B輪融資。

【借殼原因】早在引入B輪融資時,韻達速遞董事長聶騰云就表示:“韻達積極擁抱資本市場,以發展求機遇。”謀劃上市意圖已不言而喻。

在快遞企業上市潮全面爆發的2016年,申通、圓通、順豐已率先啟動借殼上市,當競爭對手的實力越來越強,處于同等水平的企業會心理失衡,這種失衡在增速放緩的預期刺激下,難免會演變成整個民營快遞軍團普遍的資本恐慌。

韻達也不例外,同樣出身于桐廬幫,以加盟為主,其急需加大總部控制力,擁有控股權,控股就需要大量資金;隨著快遞行業白熱化競爭加劇,快遞公司都亟待進行服務升級轉型,韻達也在構建新的生態圈,未來將涉足物流金融、物流地產,這些都需要大量資本支持。

【借殼方式】2016年7月1日,新海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擬置出資產初步作價約6.6億元,擬置入資產初步作價180億元,兩者差額部分由公司以發行股份的方式自韻達貨運全體股東處購買。股份發行價格為19.79元/股,擬發行股份數量為87614.96萬股。

【借殼結果】交易完成后,上海羅頡思將成為新海股份控股股東,聶騰云、陳立英夫婦將成為公司實際控制人。此次交易構成重大資產重組,構成借殼上市。公司股票暫不復牌。

【借殼承諾】本次交易實施完畢后,韻達貨運在2016年度、2017年度、2018年度承諾的合并報表范圍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凈利潤分別不低于11.3億元、13.6億元和15.6億元。

NO.3 圓通作價175億人民幣,借殼大楊創世【掌門人:喻渭蛟

快遞業的“資本江湖”:揭秘順豐、韻達、圓通、申通借殼上市路徑 狂歡背后刀光劍影

【融資信息】2015年5月14日,阿里巴巴集團聯手云鋒基金,對圓通速遞進行戰略投資。

【借殼原因】圓通速遞在三年前已經籌備上市,但一直以來都是計劃主板IPO,此次突然借殼,多少受到申通快遞的影響。同屬于“桐廬幫”,圓通與申通不僅在資本市場上較勁,業務上同樣競爭激烈。

圓通公司2015年業務量33億,業績擴張迅速,但因從業門檻低導致服務質量不佳,甚至加盟商“跑路”等現象時有發生;雖然一直謀劃登陸資本市場,但因長期復雜的家族式管理導致的裙帶關系積重難返……這些痼疾需要圓通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借殼上市無疑是個不錯的契機,在規范化、規模化發展中,資本會提供極大助力。

【借殼方式】2016年3月23日,大楊創世發布公司稱,公司擬將全部資產與負債出售予蛟龍集團、云鋒新創,后者以現金方式支付對價,交易作價為12.34億元。同時公司擬以7.72元/股,向圓通速遞全體股東非公開發行合計22.67億股,作價175億元收購圓通速遞100%股權。公司擬10.25元/股向喻會蛟、張小娟、阿里創投、光銳投資、圓鼎投資、灃恒投資和祺驍投資共計7名特定對象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配套資金不超過23億元。

【借殼結果】公司總股本將大幅增至28.21億股,其中蛟龍集團持股比例為51.18%,為第一大股東,公司實際控制人將變更為圓通速遞的實際控制人喻會蛟、張小娟夫婦。此外,阿里創投、云鋒新創將分別持有公司股份11.09%和6.43%。

【借殼承諾】本次交易實施完畢后,圓通速遞在2016年度、2017年度、2018年度承諾的合并報表范圍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不低于11.0億元、13.3億元、15.5億元。

【借殼效應】受圓通速遞借殼上市影響,大楊創世在4月11日復牌后,收出5個漲停。

NO.4 申通作價169億人民幣,借殼艾迪西【掌門人:陳德軍

快遞業的“資本江湖”:揭秘順豐、韻達、圓通、申通借殼上市路徑 狂歡背后刀光劍影

【并購信息】2012年8月17日,申通快遞出資1.6億人民幣從海航集團收購天天快遞60%的股權。

【借殼原因】雖然快遞公司的上市計劃都在籌備中,但一般都選在2016年中到2018年之間。2015年12月,申通快遞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放棄IPO轉而借殼上市,令諸多快遞企業大跌眼鏡。

事出必有因,申通快遞董事長陳德軍在內部整合推動不順的情況下,一想利用上市所要求的規范性倒逼這個家族式企業進行現代企業制度改革,二想通過上市后的品牌效應,加強申通現有股東和加盟商的榮譽感和歸屬感,三想對重要區域進行持續收購,增加未來上市公司的盈利,四想通過上市公司規范對資產的收購……諸多好處,讓申通選擇了先上市后整合的路徑。

【借殼方式】2015年12月14日,艾迪西發布公告表示,公司擬作價7.26億置出原公司資產,擬置入資產申通快遞100%股權,作價169億元。其中,股份支付金額為149.00億元(每股16.44元,發行9.06億股),現金支付金額為20億元。公司擬以16.44元/股向謝勇、磐石熠隆、艾繽投資、太和投資等9名對象發行股票募集配套資金不超過48億元。

【借殼結果】本次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獲得申通快遞100%股權,陳德軍、陳小英將取得上市公司的控制權。德殷控股、陳德軍、陳小英將一共持有艾迪西59.23%股份。

【借殼承諾】若本次重大資產重組在2016年期間完成,申通快遞2016年度、2017年度、2018年度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凈利潤分別不低于11.7億元、14億元、16億元。

【借殼效應】頭頂“民營快遞第一股”光環的艾迪西復牌后就一路受到二級市場的追捧。從12月14日復牌開始,連拉13個“一字漲停”,最高股價達47.33元,累計上漲245%。

結語:前有強敵后有追兵,資本戰一觸即發

中國快遞行業已經進入全方位擁抱資本的階段,資本市場的運作已經被視為維持地位或者彎道超車的必備條件,而資本的推波助瀾也加劇了行業內的明爭暗戰。

除了以上在A股借殼上市的4家快遞企業之外,中通快遞可能在2016年底或2017年初登陸美國資本市場,IPO融資規模在10億-20億美元;百世物流被傳估值27億美元謀求香港或美國上市;德邦物流在A股排隊上市,擬發行1.5億股募資超29.88億元;全峰快遞也表示將在2016年掛牌新三板……

據悉,2016年2月獲得海爾創投、中金前海發展等6億元融資的天天快遞,目前正在進行新一輪融資,金額在7-8億人民幣。面對激烈的行業競爭,為了生存下來除了上市、找靠山之外,未來快遞行業或也將上演行業巨頭合并大戲。

(轉載自-投資界 -李紅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