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軌是穩增長和惠民生之交集。穩增長是促改革的前提,投資又是穩增長的主要抓力。據估算,城軌項目每投資1億元,將拉動GDP增長2.63億元,對GDP拉動效應較為明顯,城市軌道交通已成為我國新一輪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拉動力。與此同時,伴隨著日益增長的人口和汽車保有量,城市擁堵已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最頭疼的問題之一。而城市軌道交通以其節能、省地、運量大、全天候、無污染(或少污染)又安全等特點,成為緩解城市擁堵的最佳方案,因此,惠民生更需要城軌。
政策助力城軌投資進入快車道。當前申報城軌建設標準為“城區人口達300萬以上、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00億以上,GDP達1000億以上”。其中,人口標準是最大瓶頸,后續人口準入門檻下降到150萬以上,審批權也將從國家發改委下放到省級發改委,城軌建設空間打開。
“十三五”期間,城軌投資2.5萬億市場虛位以待。三年行動規劃出臺,2016~2018年國家將在城市交通領域重點推進103個項目前期工作,新建城市軌道交通2000公里以上,共涉及資金1.6萬億元,3年投資額已超越“十二五”期間1.2萬億元投資總額。我們認為整個“十三五”期間,我國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總里程有望達到5000公里,城市軌道交通里程有望達到8600公里。按每公里城軌投資額為5億元左右計算,“十三五”期間,城市軌道交通建設投資總額有望突破2.5萬億元,年復合增長率有望達到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