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維度來看,2015-16年是國內創新藥領域一個新的起點。從政策的維度看,2015年是我國藥政領域的拐點,藥政改革風起云涌,一系列措施給創新藥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而我國創新藥行業自身發展的維度大批量創新藥領域的成果在2015-2016年集中顯現,我國也真正進入了創新藥行業爆發期。同時,我們梳理了國外的案例,從國內和國際的經驗來看,合作化、國際化是國內創新藥企業的必由之路。
對產品和對公司的估值思路。對創新藥產品,現金流貼現的估值方式是創新藥領域估值的主流方法,對公司將要上市或者已上市的公司進行一個全方位的評估,但涉及到處于臨床早期或臨床前研究的品種,面臨的不確定性就越大,通常采取定性研究的方式;對創新藥公司,兼具成長股和高技術股估值邏輯。好的創新藥立足于滿足未被滿足的臨床需求,市場需求量大,上市后即面臨高增長,擁有確定性品種的企業享受成長股的估值邏輯;新的技術、新靶點的不斷涌現給創新型企業更大的想象空間,擁有這些技術和早期品種的企業適用高新技術股的投資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