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報】孩童消費專題-寶貝經濟,攜手成長共享未來(31頁)

“人小錢多”,四大領域撐起寶貝經濟。寶貝經濟,指以0-14歲孩子為需求主體,涵蓋食品、日用品、服飾、服務、教育、醫療在內的兒童消費領域。截至2015年底,中國共有0-14歲的兒童2.37億人,圍繞孩子成長而帶來的寶貝經濟規模預計可達1.89-2.01萬億元。參照聯合國測算,中國嬰童數量將持續增長至2020年峰值2.61億人、且“全面二孩”政策將帶來每年新增100萬的人口,綜合測算,我們預計2015-2020年整個嬰童產業CAGR將達16%,2020年產業規模將達到3.96-4.22萬億。細分來看,寶貝經濟產業鏈長、涉及領域廣、每一個領域都衍生出針對特定年齡階段的消費品。不同年齡階段嬰童的消費內容存在較大差異:早期以日常消費(奶粉、紙尿褲)為主,后期以教育、娛樂、服裝支出為主。根據我們的測算,兒童產業鏈的四大核心板塊(商品消費/休閑娛樂/兒童教育/醫療保健),2015年市場規模分別達3500億/2200億/7700億/1200億元,未來五年年化復合增速預計分別為13%/17%/22%/15%。

潛力無限:數量效應、消費升級和杠桿作用三重催化,促進寶貝經濟加速發展。首先,嬰兒潮每20年一輪,如今時點又至,疊加“全面二孩”政策,補償性生育高峰來臨。美國嬰兒潮帶動50-70年代兒童產業爆發式增長,回看中國,龐大的兒童群體必將帶來巨量市場空間。其次,消費升級趨勢催化寶貝經濟格局優化。一方面,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消費金額占GDP的比重尚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同時,父母有能力也有意愿投入更多的精力和金錢在兒童養育上。另一方面,80后媽媽逐步成為新生代媽媽主流人群,且在嬰童消費中掌握著更大話語權,正因為其超強的消費意愿與精細化培養理念,寶貝經濟正步入需求爆發與結構優化階段。最后,寶貝一人帶動全家,撬動更大的合家消費。父母陪伴孩子時間越來越多且外出活動逐漸流行,寶貝將帶動全家人在消費場所增加餐飲、購物、娛樂等附加消費,親子旅行也日漸受到追捧。寶貝消費將撬動更大空間的全家消費。

亮點紛呈:各大細分板塊各有千秋。從兒童產業發展的兩大直接動力尋找亮點:(一)龐大兒童數量帶來巨大市場空間;(二)伴隨消費升級出現的新的消費需求。具體來看,一、日常消費:嬰幼兒奶粉市場空間廣闊,本土品牌較之海外品牌的競爭力也逐步提升,其亮點在于精準定位目標客戶,搶占先機占領持續擴張的市場;紙尿褲發展潛力來源于提升品質、從中低端市場向高端市場布局;童裝的機會在于提高品牌影響力。二、休閑娛樂:玩具和動漫均受益于消費升級帶動文娛消費需求井噴。其中玩具產業逐步向發達國家看齊,瞄準新型玩具消費市場;動漫產業在于延伸動漫產業鏈。三、兒童教育:前景誘人,幼兒早教是一片藍海。四、醫藥保健:蓄勢待發,隨著人們對健康的重視程度日漸提升,兒童保健品的發展前景漸好,兒童專科醫院供需缺口亟待填充。

破舊立新:寶貝經濟的三大轉變。具體來看,消費內容:重心從基礎消費向娛樂消費轉移,寓教于樂成為增長新動力。教育玩具和電子智能玩具日漸受到追捧。消費方式:粗放型傳統消費向家庭式體驗消費轉變。以商品為核心,傳統兒童消費在時點和產品方面都相對分散,產品之間難以協同;而家庭體驗式消費打破在產品和時間的孤立性,帶動可重復可持續的消費,形成完整的兒童消費產業鏈條:以1+2/1+4家庭為單位的消費模式+利用兒童體驗帶動潛在消費。消費決策:家長代位消費向兒童自主消費轉變,能吸引兒童眼球、符合兒童偏好的產品更易受到青睞,打造大動漫生態系統是大勢所趨:(1)開發動漫產業鏈,將產品滲透到兒童日常消費的方方面面,如動漫文具、動漫周邊;(2)把握新技術趨勢,將動漫與新技術融合,通過在供給端提供新產品來激發兒童新的潛在需求,如動漫+VR。

1 2 3 4 5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