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模式的研究框架是什么?引用魏煒和朱武祥老師《發現商業模式》的觀點,商業模式的本質是利益相關者的交易結構,我們用六個素來刻畫,分別是定位、業務系統、關鍵資源能力、盈利模式、現金流結構和企業價值。
為什么要著重關注現代服務行業中企業的的商業模式研究?首先,從長周期來看服務業是中國經濟的短板,是未來5-10年經濟結構中的亮點,可能誕生出很多高景氣度的子行業和優秀的公司;其次,服務業將受益于打破壟斷、市場化改革導向的制度紅利有利于釋放國內服務業的活力;同時,大量傳統生產和生活服務業具有分散化、區域化的特征,難以做大,但移動互聯網的出現打破時空界限,大大改善了服務業的效率。因此,我們相信下一個五年屬于服務業。但服務業中的子行業和公司的商業模式更加復雜,同一行業的不同企業商業模式可能具有很大的差異性,而即便同一企業,在不同階段其商業模式也無時不刻不在變化、演繹,這些都會影響到企業價值的評估,因此,對于服務業研究而言,商業模式的研究至關重要。
如何篩選現代服務業的細分子行業和公司呢?首先,簡單的生產和生活服務業的劃分無法滿足我們對于服務業的理解,因此,我們按照關鍵資源能力類別的不同為現代服務業進行重新劃分,具體分為流量密集型、技能密集型、資本密集型和內容密集型。依照這樣的分類,我們把不同類型的行業中企業的定位、業務系統、關鍵資源能力、盈利模式和現金流結構的要素進行刻畫,并且篩選市場空間較大(基礎)、相應的關鍵資源能力匹配度更好、稟賦壁壘更高(優質企業的排他可復制性更強,成長性更好)、盈利模式更成熟(獲利方式和實現價值更容易)、現金流結構更優質(資產輕重更適宜,穩定性更強)的子行業,我們認為這樣的子行業出現優秀公司的概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