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電商鏖戰方酣,線下網點落地為王
通過分析農村市場消費、物流特點,解析龍頭電商企業農村、農資戰略,我們全面呈現農村電商發展現狀,認為農村電商市場發展關鍵在于:(1)老齡化及外出務農,使農村網購潛力尚待培育,需關注種植大戶互聯網滲透率提升;(2)長物流鏈和低消費密度,使市場逐鹿關鍵在物流,縣鄉兩級運營體系破解難題;(3)高頻農資消費為農村消費特色,農技及金融一體化服務能力亟待培養。
市場現狀:地區稟賦差異,發展路徑多元
中國農村市場具有聚落形式多樣、地區差異顯著特性,通過區域比較和代表性地區案例分析,我們發現,目前東部地區電商發展具有絕對優勢,中西部地區差異較小。示范性區域內,資源稟賦優勢、人口及區位紅利、電商綜合服務商興起、電商下鄉進程推進、龍頭企業觸網等因素,促使農村電商呈多極化增長。
破冰之道:縣鄉兩級運營,暢通最后一公里
農村電商配送終端從人口密集的城鎮延伸至人口分散的鄉村,使電商面臨“長物流鏈+低消費密度”困境。通過梳理阿里、京東農村戰略,我們發現共性在于:(1)縣鄉兩級線下運營體系。縣級運營中心形成商品分撥節點,村級服務站支撐基層物流網絡、引導村民線上消費、提供一站式服務。(2)優先布局高消費密度地區,降低線下初期成本壓力。(3)在網點布局基礎上,依托一站式服務和農戶合作關系培養和延續村民購物習慣,從而建立高粘性線下運營體系。
?燎原之勢:農資電商興起,促一體化服務
農資產品市場容量達2 萬億,農資占農民家庭支出比重達30%,且有高客單價、高粘性等特征,農資電商的布局成為各家爭奪的熱點市場。不同于消費品電商,農資電商具備差異化模式:(1)更多與傳統經銷商合作建設網點,以延續經銷商在農資流通渠道中的天然優勢;(2)需提供包括農技、金融等一體化服務,以適應農資交易的特殊性和復雜性。因為對農資的布局,電商企業線下合作對象從零售商延伸至農資經銷商,配套提供農技、金融等高粘性一體化終端服務。